第461章 吳縣豪強(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德七年發生一件讓扶蘇無法忍受的事。
正是這件事才讓扶蘇決定徹底解決咸陽對全國各地,尤其是帝國東部統治力不足的問題。
據主管全國錢糧的治粟內史付立慶彙報。
原本為楚國領地的會稽郡郡治吳縣,當前在地方豪強的帶領下集體偷逃上繳官糧。
今年糧食產量豐收,但是作為產糧大戶的荊楚之地吳縣上報的產量卻與西部持平。
在中秋前夕的一次早朝。
扶蘇在拿到主管稅收的少府趙亮上報的糧食資料的時候,頓時一臉的震驚。
他在朝堂上便問道:“為什麼吳縣本年度只收取一萬一千餘石?”
正常吳縣往年都要上繳四萬石以上。
少府趙亮回覆道:“啟稟陛下,吳縣已經連續三年糧食欠收,農民沒有餘糧,當地糧食價格暴漲!”
“包括吳縣縣內駐兵的軍糧都沒有發放完全,據臣的統計,最多隻能維持到明年三月中旬!”
扶蘇聽完立刻眉頭一皺。
文武百官紛紛不敢說話,他們知道最近皇帝對楚地那些舊貴族和舊皇族十分不滿意。
陳平從文官佇列當中走出說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扶蘇一看是陳平,便揚手讓他說話。
“稟告陛下,吳縣縣令徐承濤向臣寫信匯報,其於去年冬季到吳縣任上,便發現糧倉中沒有餘糧,駐紮在吳縣的大秦士兵軍糧欠發,而且調查可知那些士兵每日僅得一餐!”
扶蘇神色一冷!他手下的大秦士兵,竟然每天只吃一頓飯?
都還比不上南越的那些俘虜。
隨後陳平繼續說道:“臣前些日派五人去調查,打算從湘平和東鄉兩個縣調去五千官糧,這五千官糧臣本意是打算給官兵補充他們的軍餉。”
“可是臣卻發現在這兩個縣的軍糧調去以後,卻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陳平在朝堂上詳細解釋了有關吳縣當地欠收糧草的一些問題。
原來陳平當時為解決吳縣駐地官兵軍糧欠發的現狀。
從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近三縣調集糧草。
不過在調集之後陳平與當地官員通訊發現,那些官兵仍然是每日一餐。
他們沒有獲得任何的伙食改善,這就讓陳平覺得非常疑惑。
因為如果欠收糧食,那麼自己已調配糧草保證當地軍餉,可為何還是不夠?
並且,吳縣作為楚國曾經的產糧之地,屬於肥沃之鄉。
每年收成即便在災年荒年也不可能欠收這麼多。
而現在據吳縣太守徐承濤上報,竟然已經連續三年簽收。
最重要的是在那個所謂的富饒的城市竟然自己的大秦士兵無法得到充足的軍餉。
這些都是疑點所在。
扶蘇聽陳平的彙報,把治粟內史付立慶叫出列,問道:“愛卿!陳縣近幾年收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