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在修路之前,扶蘇曾經命令蕭何在樓蘭城和西域沿途的一些重點城市,利用新聞局的報紙釋出通知。

通知還以宣傳單、張貼海報等公開形式向所有民眾以及當地的貴族商人和上層階級傳達。

其中有一個重要資訊,那就是未來這條路修通以後,將成為溝通西域與大秦帝國的核心商道。

而且這條路未來將設定幾個收費點。

如果你作為大貴族在修路的時候為這條道路提供捐款,那麼未來你的商隊行駛在這條路上的時候,會免費透過。

另外扶蘇也向這些貴族和商人們承諾,未來大道修通之後,他們來到咸陽城和大秦帝國做生意,給予與捐款對應的減免稅費優待。

在通知上,扶蘇也對未來的城市開發計劃和其他道路的修建計劃進行暢想。

那些西域的貴族們,看到這樣一個大帝國向自己開放市場,簡直興奮的不得了。

因為在過去,大秦帝國即便開放通商,但是由於過高的商業稅和不便的交通,也使得自己地域生產的商品很難達到秦國境內。

即便達到也會加收非常高的過路費和關稅,這就使得他們的商品一旦到達秦國境內就變成奢侈品,老百姓們不會去買,而一些上層階級還看不上。

可是現在不同,他們在這些報紙上看到扶蘇描述的美好願景,以及那真真切切修建進度十分快的道路。

這些貴族和商人們紛紛看準這個商機,掏出腰包支援這個道路的建設。

通往樓蘭的道路,最開始是由扶蘇從國庫撥款。

但現在已經不用了,不僅不用,扶蘇還能小賺一筆。

當然為接受捐款,扶蘇打算新成立一個部門,只不過還差點火候。

現在僅僅是簡單記錄都有哪個家族捐款,都捐多少。

以方便未來將按比例進行回報。

扶蘇承諾的這個時間大概在五年到十年左右。

最快也會在五年的時候道路修通便有回報。

這些大貴族和商人們有一部分是舊貴族,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新貴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尤其是扶蘇上任以來符合扶蘇政策和意圖的那些商人紛紛上位成為這個時代的新貴族。

他們對扶蘇的政策往往更加擁護,而且對未來的佈局也比那些舊貴族更為果斷。

他們一致認為現在的投資是為自己子孫的回報。

而且現在皇帝對他們的投資回報要求時間並不算太長,五年十年就可見效。

這對於那些人來說簡直是再好不過的投資專案。

扶蘇在這些貴族們捐款的時候發給他們一個具有防偽標識的紙張。

這個紙張扶蘇管它叫國庫券。

你拿著它就證明你借給大秦帝國一筆錢用來建設基礎設施。

未來你可以拿著國庫券贖回你投資的這些資金,當然扶蘇也對他們承諾,你們也可以拿著這個國庫券在未來兌換相應的商業優惠點數。

這個國庫券就是大秦帝國信譽的象徵,也是對扶蘇政策信任的基礎。

大秦帝國本土的那些貴族看到扶蘇皇帝竟然找到外國的舊貴族為自己國家捐款,而且他們還捐款的異常瘋狂和積極,那些大秦國的貴族們紛紛坐不住。

扶蘇皇帝每天都在新聞局的報紙上描述未來商業發展藍圖。

他天天都畫大餅,說這些道路能帶來的好處以及未來的自己的通商政策多麼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