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果把一個百姓比作是一個生產力,一個百姓一年的產出,比作是一個生產力的一年的產出,那麼如果是兩個人組成了夫妻呢?”

“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是可以知道,兩個人的生產效率是比一個人要高的,而且組成的效果是一加一大於二的一個效果。”

“這便是生產力的增加,它可以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雖然提高生產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高人口,但是提高人口只是提高生產力的辦法之一,還有其他能夠提高生產力的辦法。”

“最直接的表現在於工具的利用。相信你也知道,朕發明了一些器物,免費供給了關中的百姓,讓他們能夠在幹活的時候,更輕鬆些更快一些,這些器物也是生產力的一種。”

“想要百姓能夠免於飢餓,想要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想要讓百姓能夠富強起來,這生產力便是其中的關鍵!”

雖然諸子百家的論證,開闊了天下人的思維,但是關於生產力的論述,對於大秦人來說,還是太早了一些,所以哪怕接受資訊的物件,是有著智者之稱的蕭何,一下子也接受不過來。

生產力論述,從最根本的角度去解釋個體單位,在整體環境中所存在的價值,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無異於一種猛烈的文化衝擊。

好一會兒,蕭何才感嘆道:“陛下的論述正是讓人歎服啊!初看起來好像有些荒謬之處,但是細細想來,就會發現它好像在揭示萬物之間的本質。”

得到蕭何的誇獎,扶蘇也沒有什麼好高興的,因為生產力論述又不是他提出來的,他只是一個搬運工而已,有什麼好驕傲的。

“既然愛卿明白了生產力的作用,也知道文化在生產力當中起到的作用,那麼愛卿就應該明白,能改變百姓的不是我們這些身居高位的人,而是百姓本身。”

“即便我們再厲害,但是我們能夠影響到的人也實在有限,所以朕想要做的時候,就是提升民智,讓他們自己能夠創作出生產力。”

蕭何嘆息了一聲,這一聲很沉重,也代表著一種妥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協!

“陛下,想讓臣如何去做?”蕭何已經認命了,這位陛下從來都是這樣,他鮮少會自己當面提出改革的意見,但是他總有辦法,讓各位大臣給他把意見提出來。

蕭何做過覆盤,自陛下登基一年多以來,朝廷改革了不少次,每一次改革初看起來,都是某位大臣自己提出來的建議,然後陛下順水推舟就把事情給定下來了。

但是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每一件事的背後,都有陛下插手的痕跡,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如果是事情串聯起來,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陛下的手筆。

以前蕭何不懂,為什麼每一個大臣都好像入了迷一樣,隨意的聽了陛下的話,今天他算是知道了,因為陛下有著蠱惑人心的能力。

陛下總是能知道一個人的軟肋在哪裡,然後透過軟肋迫使你不得不聽從他的意見。

扶蘇很欣慰,欣慰與蕭何的覺悟:“朕希望愛卿明日能夠上表,奏請設立新聞局,然後擇一人為局長,全權負責此事。”

“諾!”

好不容易把蕭何送走,扶蘇也是長嘆了一口氣,年輕人就是難忽悠一些,如果王館還在的話,估計自己多說幾句話王館就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要論起琢磨人心的本事來,蕭何還差的有點遠!

就在這時外面傳報:“特朗普求見。”

扶蘇剛想讓特朗普進來,計堅秉卻說道:“陛下,不太合適。”

“不太合適?”扶蘇才想起來,為了配合演戲,自己是剛剛把天祿閣的瓷器都砸碎了,現在一地的狼藉,如果是用來恐嚇那些大臣,倒也合適,但是現在是要接見心腹,倒是不必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