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嶽沒有反對弟弟要自己製作腳踏車,也沒有打擊他,父子三人說話的時候語氣氛圍都很好。即使張程嶽常年不在家,他們的感情依舊很好。

張程嶽夫妻帶著孩子回來過年,安頓下來之後肯定也是要去看看爺爺奶奶的。

張爺爺張奶奶也很高興自家孫子回來,雖然他們兒子孫子不少,但是對張程嶽也不是不疼愛的。現在看到他回來也是高興不已。

張程嶽和王雪梅都買了禮物回來,張家這麼多人肯定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有的,所以給老人們準備就夠了,孩子們就是糖果、點心什麼的。

今年過年時真的很熱鬧,年夜飯是張家四房全都聚在一起吃飯的。一大家子三十多快四十人,分了三桌坐的。

人多但是也很熱鬧,陳夏月已經很多年沒有過過這樣熱鬧的年了。前世的她小時候過年是熱鬧,但是窮啊,而且她對小時候的記憶已經沒有那麼清晰了。

長大以後在媽媽和繼父家裡過得好一點,但是過年並沒有那麼熱鬧。再後來,城裡過年哪裡有十幾年前那麼熱鬧?哪裡有那麼多人?

穿越到六十年代的第一個年,一大家子這麼熱鬧真的讓陳夏月覺得心裡暖融融的。

至於好像看她沒有那麼順眼的大伯姆,還有三房的堂嫂她也當看不見。張家三四十號人,對她沒有什麼好感的人不多,她就當看不見。

她又不是跟那些看她不順眼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她是真的很慶幸張程川家裡只有三個孩子,其中兩個一個因為當兵常年不在家、另一個嫁出去很少回孃家了。

要是跟別人家那樣一大家子兄弟妯娌住在一起,那絕對是各種矛盾都有的。就像大房,張大伯姆性格的問題,跟兒媳婦的相處還真的沒那麼好。

還有三房也差不多,大兒媳是個要強的,跟妯娌們也相處沒有那麼融洽,還會跟婆婆頂嘴,吵起架來也是很熱鬧的。

陳夏月雖然沒有看見三房婆媳吵架,但是偶爾的時候會聽到聲音,也會聽其他人說過三房又吵起來了。

陳夏月很滿意自己選擇張程川,當初她之所以會那麼快答應和張程川結婚,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長得帥人品不錯,另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他家的人口簡單。

閱無數的陳夏月可是很清楚一個家庭人多了以後多麼的熱鬧,矛盾會有多少。

不過這些都不是陳夏月該操心的,畢竟她婆婆雖然偶爾看她不順眼,但是婆媳倆能不吵架就儘量不吵架,更加不可能打起來。

過年熱熱鬧鬧的,但是也就是年夜飯熱熱鬧鬧吃一頓,大年初一拜拜年,年初二的時候回孃家看看,從年初三開始就要繼續幹活了。

誰讓南方氣候比較溫暖,過年的時候沒有那麼冷了,而且幹活還能夠讓身體熱起來,非常好的禦寒手段。

陳夏月年初二的時候回孃家,但是卻沒有在孃家那邊住一晚,當年晚上就回來了。

還沒有過元宵節,張程嶽一家就要離開了,張程嶽和王雪梅的年假就只是半個月的時間而已,得趕緊回部隊了。

劉桂英很捨不得孫子,但是兒子兒媳都要工作,她又不可能把孫子留下等到他們開學了再送過去。

所以在正月初十=的時候,張程嶽一家子就坐上火車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