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什麼辦法?當初他家老大十幾歲正是吃得多的時候,是答應了老賴頭說給他生個兒子,老賴頭才拿錢給柳三根家的。現在柳家大兒子長大了,老賴頭可是還沒有兒子,他們得把答應的兒子給生了才行。”

“也是啊,老賴頭當初把閨女給賣出去可是換了不少錢,這些年也存了一些,可是給了柳三根家不少。”

幾個老太太說的話讓陳夏月聽得有些尷尬,她即使是在後世那種資訊發達、網路上什麼都有的年代生活那麼多年,在聽到這些話題的時候還是覺得不好意思。

而且陳夏月有精神潔癖啊,這種什麼出軌啊、類似於典妻的事聽起來她就覺得不太舒服。

當然老太太她們說完了柳三根家的事情,又聊了其他的話題,陳夏月就默默地聽著。這種話題她還是不要插嘴的好,反正老太太們因為她是城裡姑娘,可能顧忌什麼沒有跟她聊什麼不能說的話題。

陳夏月跟著一起幹活拔秧苗,等這次的農忙過去了以後,陳夏月聽了不少的八卦資訊。

忙忙碌碌了好一段時間之後,地裡終於都插上了水稻秧苗,大家又開始收家裡的自留地的糧食了。

張家這邊種了不少的紅薯和玉米,但是玉米是真的沒有玉米多。玉米就只是鍾來吃嫩玉米的,但是後來發現長得不錯之後劉桂英就打算煮一些,剩下的全都留著等它們全都成熟了摘下來曬乾。

紅薯也可以繼續收了,張家這邊的紅薯的產量也沒有比集體地裡的高多少,差不多的產量。

自留地不怎麼大,所以紅薯就算種出來也不可能有好幾千斤那麼多的,劉桂英卻已經很高興了。

地裡的活兒終於幹完了,那麼倉庫裡還有曬穀坪上堆積成山的紅薯就得處理了。按理說應該把紅薯分下去了,但是大隊長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把自家大隊紅薯產量高的情況報上去了。

當然跟之前那種水稻畝產萬斤不一樣,雲河大隊這是真真切切的畝產五千斤的紅薯,是可以看到實物的。

周明義也不知道別的地方的紅薯產量有沒有這麼高,但是他們這邊的紅薯這麼高的產量是需要報上去的。

不僅是公社那邊的人過來,鎮上和縣裡的人都過來認真的確認了雲河大隊這邊的紅薯的產量。

紅薯雖然不是什麼正經的糧食,沒有大米那樣受歡迎,可是紅薯的產量這麼高也是讓人驚喜的。

陳夏月看著這幾天雲河大隊來了不少人,疑惑地看向張程川道,“這些紅薯這麼的驚人嗎?大家都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

“已經不錯了,本來紅薯就只有一千斤的畝產,現在可是有五千斤。”張程川點點頭道,“幸好這些紅薯的產量沒有驚人到畝產萬斤,不然不好解釋咱們大隊怎麼把原本畝產一千斤的紅薯種出了畝產一萬斤。”

“之前你說的化肥方子我已經買了,安爾斯那邊也給了一份適合我們這邊用的化肥方子,我從農場系統那邊買的也都印出來了。你說,要不要把兩份化肥方子都交上去?”陳夏月說道。

這個年代是真的很窮,糧食的產量不怎麼樣。袁老爺子這會兒還很年輕,才剛剛開始著手研究高產糧食。

這個年代,甚至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還是有人會吃不飽。陳夏月倒是沒有自己吃不飽的記憶,她是九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她記事起就沒有餓瘦過。

陳夏月穿越重生到六十年代之後真的是看到過不少很瘦的人,都是因為糧食不夠吃才這麼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