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這一年科舉李林甫搞了個“野無遺賢”活動,等到所有人都考完等著發榜的時候,李林甫忽然發話了,所有考生都不及格,看來是因為皇帝太過聖明,有能耐的人都已經在朝廷裡了,剩下的都是些碌碌無能之輩。

就這樣杜甫落榜了,還沒有地方說理去。但是老杜又不甘心,只能到處走門路投詩獻賦,想得到權貴們的認可。

但老杜的詩在唐朝並不被人欣賞,而且那時候他還沒有太多顛沛流離的經歷,許多傳頌千年的詩還沒有做出,況且他之所以能成為詩聖,還是宋朝人開始不斷研究推崇的結果。

由於沒有收入來源還要養活一家老小,所以老杜困居長安後家財漸漸耗盡,最後就連吃飯都成問題,需要時常接受朋友的救濟才行。這次聽說西市的忘返樓舉辦詩會,詩文第一就可以免費吃飯,老杜一大早就趕了過來,所以李守才能見到這位詩聖大人。

將老杜領到樓上雅座後,李守立刻讓人上最好的酒,再點了幾個菜,然後便陪著杜甫吃飯。

“老杜啊,其實我應該早點去找你的,就是不知道你住在哪,所以耽擱了!”李守陪著詩聖喝了一杯後說道。

“因為我在范陽的時候遇到了太白叔,他託我給你捎了一封信,現在在我府上放著呢,你住在哪裡?改天我給你送去。”

“西河郡公客氣了!”杜甫已經餓了半天,大口吃了幾筷子後問道:“太白兄現在可好?我們也已經許多年沒有見面了!”

“好著呢,就是心中的志向始終沒地方施展,所以有些鬱鬱寡歡!”李守回道。

“唉!彼此彼此啊,我也已經困居長安六年多了,至今尚是白身一個!”杜甫嘆了口氣。

李守看看老杜現在的樣子,心下有些同情,不過也正因為老杜有著如此悽慘的經歷才會創作出那些震人心魄的千古名篇。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再過兩年,杜甫因為貧窮而放在陝西奉先縣的家人中的小兒子就會因為沒有吃的而活活餓死。

李守既然找到了杜甫,雖然不能讓其大富大貴,但也不能眼睜睜看著這種人間慘劇的發生,雖然後世可能會因此少了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名句。

“老杜啊,既然你是我太白叔的好朋友,我呢又特別喜歡你的詩,不如這樣,我請你做我家的幕僚如何?每個月不僅有工錢,還管吃管住,等我的官身下來,也可以推薦你做個小吏,雖然職位不一定多高,但起碼能解決一家老小的吃喝問題!”李守建議道。

“那怎麼好意思,在下除了寫詩外也沒有其他過人之處!”

詩人雖然有傲骨,但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怪物,也要生存,所以老杜心中對李守的安排還是有些願意的。

“那就這麼說定了,從今天起你就是我家的幕僚,吃住在我家絕沒有問題。對了,有個叫張韋的也住在那,你們倒是可以相互認識一下。”李守說道。

“哎呀!西河郡公為人慷慨,急人所難,請受我一禮!”杜甫見事情敲定,有些激動,便要起身行禮。

他受困多年,以前的權貴見到他只會敷衍兩句,從沒有誰會真正幫他,沒想到這位新晉的西河郡公居然如此熱情,杜甫的感激真的是發自肺腑。

“客氣了,你只要好好做事,再多到那些貧苦百姓中走一走看一看,多寫些反應他們生活的詩就好了。”李守再次敬了未來詩聖一杯酒。

接下來兩人推杯換盞地喝了起來,到最後都有些醉醺醺的,杜甫便起身告辭,回去收拾東西準備到李守家裡做事。

“那個杜子美走了?”李宬從辦公室走進來問道。

“走了!不過從明天開始他就是我的幕僚了!”李守笑道。

“這人詩寫的不咋樣,剛才看了他一眼,就是個中年大叔嘛,值得你這麼看重?”李宬有些不解。

“呵呵,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此人乃是千里良駒,只不過缺少認識他的伯樂罷了!”李守得意地說道。

“行了,看你這樣都快醉過去了,我還是先送你回家吧!”李宬說完便叫人幫著小七和金彩英把李守扶下樓。

誰知剛到樓下,就聽到外面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這家的菜太好吃了,我明天還來!”

“快給我打包一份紅燒雞塊。”

“都排著隊呢,你插什麼隊?”

“我願意出五十文的價格跟小哥換個位置!”

李守有些詫異,抬眼望去,發現樓外居然排了很長的一條隊伍,夥計和長安縣的衙役還在那幫著維持秩序。

“怎麼回事?”他有些懵。

“因為咱們的菜太好吃了,第一波客人走了之後一宣傳,這人就越聚越多,排起了大長隊,有些有錢又不想排隊的還在出錢買位置呢!”

一名夥計高興地解釋。

“我的娘哎!”李宬聞言先是大吃一驚,隨即狂喜,“哈哈,我們的酒樓成功了!看樣子要賺大錢啊!要不要趁機漲漲價?”

“別!不管什麼生意,口碑最重要,一樓大堂的價格維持原樣,但二樓包廂嘛,可以適當加一些預訂費和最低消費,而且還是會員制,至於三樓嘛,得留一間給咱們倆備用,其餘的有黃金會員資格才能進去!”李守雖然醉醺醺的,不過大腦還算清醒。

“就這麼辦!我得再派人去催一下會員牌的製作,爭取明天就發出去。”李宬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