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府衙詢問(第3/3頁)
章節報錯
“興業坊屬於長安縣,所以長安縣令王大人便把這件案子報到了本官這裡。”李峴說完對著左邊的官員點了點頭。
李守這才知道原來這位是長安縣令。
“但馬上萬年縣令王大人也來稟告本官,在他下轄的慈恩寺內發現了三名死者還有一張紙條,紙條上言明那三人想潛入寺院偷取財物,迷翻了諸位和尚,在即將得手的時候被義士斬殺!”
李峴說完又看看右手邊的官員。
李守心中明白過來,看來這兩件事串聯後讓三位大人起了疑心。
“本府仔細詢問後又與兩位大人討論了一番,感覺這兩起案子有很多相似之處,應該是同一夥人作案,而且昨晚你並不在家,而是住在了慈恩寺附近的一家客棧裡,所以本府判斷慈恩寺的案件應該也與你脫不了干係,故而把你叫來詢問一番,有什麼隱情的話你只管實話實說便是!”李峴解釋道。
“是呀!”長安縣令王大人很清楚李守的出身和與李峴的關係,所以在旁邊繼續道:“按照《大唐律》,刺客夜入民宅行兇被主家打死,實屬咎由自取,主家無罪!所以李公子不必擔心!”
“沒錯!雖然慈恩寺的三名黑衣人死於非命,但他們也屬於夜入宅院意圖不軌,死不足惜!關鍵是本官已經查明,他們都是倭人,按照《大唐律》,即便唐人與他們當街爭鬥造成死傷,也只是賠些財物即可,何況還是阻止他們犯罪,故而李公子大可放心地說出實話!”萬年縣令也在一旁好言相勸。
聽到這些,李守放下心來,還是唐朝好啊。外國人在中國不僅沒什麼超國民待遇,反而還地位低下。唐人與外國人爭鬥,如果外國人死了,唐人只需要賠些財物,而外國人把唐人殺死可是要抵命的。
雖然看起來與人人平等的現代觀念格格不入,但李守喜歡啊。
而且看樣子這三位父母官已經聯想到自己與這兩件案子的聯絡了。
“那我就實話實說吧,其實慈恩寺的三名倭人確實是我殺的,他們跟闖入我家的刺客屬於同一個組織,都來自倭國的陰魔裡,至於他們的名字嘛,分別叫做‘風、林、火、山’。”李守開始解釋。
“‘風、林、火、山’?這名字起得真是不倫不類!”長安縣令見李守承認了,不由得鬆了口氣,順便調侃了一句。
“那你是怎麼跟他們產生過節的呢?”李峴皺了皺眉。
“說來話長了,我三個月前去了一趟范陽,經過易縣的時候幫助那裡的縣尉破了一起連環殺人案,兇手跟陰魔裡有很深的聯絡,那人在跟我動手的時候被我殺死了,估計也就是從那時起跟陰魔裡結下了仇怨。不信的話,諸位大人可以將易縣的卷宗調來檢視。”
李守頓了一下,繼續道:“等我回到長安的時候便收到了‘風、林、火、山’四忍者的決戰書,邀我在慈恩寺決鬥,我昨晚便是前往赴約的,沒想到他們竟然調虎離山,暗中對我的家人出手!真是卑鄙!幸好被家人給打死了!”
“真是豈有此理!”萬年縣令一拍桌子,“這幫倭人簡直無法無天,竟然在我大唐境內如此猖狂!確實是死有餘辜!”
在三位大人的眼裡,倭人其實不算是人,被李守殺了也便殺了。關鍵是倭人竟然敢在大唐京城入室行兇,還要為他們的同夥報仇?是誰給他們的膽子?
“好了,既然你都承認了,事情的原委也便搞清楚了,這件事本就是倭人犯罪在先,現在又尋仇在後,卻因為學藝不精把自己全都搭了進去,依下官之見,李公子不僅無罪,反而還有功。”長安縣令開始做出判斷。
“沒錯,但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既然對方是一個團伙,難免以後還會來找麻煩,所以我們應該上報朝廷,讓倭國做出解釋和賠償,還要保證以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至於那個什麼陰魔裡,倭國也必須出面剷除!”萬年縣令建議道。
“好,就應該這麼辦!”長安縣令點頭附和。
見兩位屬下意見一致,李峴自然順水推舟,此事便算結案了。
於是一場審問宣告結束,李守不僅毫髮無傷,還能等待倭國給予賠償。
……
“你小子真能惹事!”
等到散衙後李峴把李守叫到了後堂,開始嚴厲地批評。
“這幫倭人無法無天,雖然此事錯不在你,但給家裡惹來麻煩總歸不好,以後必須注意!”
“是,侄兒記住了。”
“嗯!”李峴點了點頭,“有時間還是趕緊去太子率府走一趟,早點尋些事情幹得好,別老是待在家裡蹉跎歲月!”
“是!侄兒明天就去!”李守回答的很乾脆。
“好了,也沒什麼其他的事了,你好自為之吧!”李峴見李守異常聽話便也不好再說什麼,揮揮手開始送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