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朕要的是治世能臣,姻緣符不要也罷(第2/3頁)
章節報錯
之後,更是爆發了糧災,災民們走投無路,造反的人越來越多。
大夏基本上是撲滅那邊,這邊又有人造反,大軍疲於奔命。
這個水災很麻煩!
可以說,正是水災的來臨,加速了大夏的滅亡。
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這個大臣說的修水壩,不現實。
一來需要很多銀子,現在國庫銀子吃緊,軍餉都要靠抄家去籌集,哪有錢去修堤壩。
第二,是因為林重知道,這次的洪災鬧得很大,堤壩根本阻擋不了,所以沒了修建意義。
第三,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所以林重思考的,是在洪災之後的補救。
補救方式三點。
最重要的,是糧食。
水災之後,糧食暴漲,很多土豪劣紳,大世家族趁機屯糧漲價,手段卑劣。
所以林重決定,最近趁著糧價還沒暴漲,要大量收購。
第二點,那就是住所。
想要救人,需要大量造小木舟,用來救人。
然後就是在地勢高的地方,建造安置所。
這個問題,林重其實早已經考慮。
之前抄家那麼多,很多男丁被貶為奴,林重要這些奴隸做的就是這些事。
最後一點,那就是衛生問題。
災難過後,必會出現一些衛生問題,以防瘟疫出現。
快速梳理了一下,林重頷首道:“堤壩問題,確實重要,可惜國庫吃緊,此事只能放放。”
這個大臣叫張正居,聞言略有些惋惜。
他家住在河州等地,那些地方地勢低,以往夏季來臨,暴雨傾盆,幾乎年年都會發生水澇,非常麻煩。
所以他才會提議修建堤壩。
可惜,朝廷國庫吃緊。
他也不敢再多囉嗦,只能作罷。
不過,他還是想多為家鄉百姓爭取點利益,於是道:“啟奏皇上,在微臣家鄉一帶河州,已經連續三年發生水澇,臣以為,既然無法解決堤壩問題,可以適當免除河州一帶稅賦,減輕百姓負擔,讓百姓休養生息。”
林重一聽,覺得也行。
反正窮苦百姓身上也收不上什麼稅,就算收上來了,百分百會被各地政府收刮一遍。
這也是管理制度上的一個頑疾,以後需要一步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