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回應:“每處災民安置所分男女居住兩塊地方,哪怕是夫妻,也是分開居住,不過白天都是待在一起,安全方面,每個災民安置所,都由當地捕快嚴加守衛。臣已經下令,凡出現偷雞摸狗,欺壓良善之事,都會第一時間,將犯人關押刑部大牢。”

“做得好,亂世當用重典,不過將犯人關押刑部大牢也不妥,不但浪費朕的糧食,還要專門派人看管,十分不妥。”

底下大臣一驚,難不成皇上又要砍人?

這也太暴君了吧?

好在,林重並不是此意。

“傳朕旨意,凡在災情期間,偷雞摸狗,欺壓良善,作奸犯科的人,全部看管起來,去挖溝引渠,對抗洪災,不聽話的,當眾處決,以儆效尤。”

“遵旨。”李淵重重低頭,心中驚駭一片。

他突然發現,皇上此舉,不但合理利用了人力,更是用免費的人力,去做災後重建的事。

三全齊美啊。

“另外,現在是時候考慮災後重建的事宜,為防止洪災持續,加快洪災退去,可以組建人手,去挖溝渠,每個村莊,每戶人家,都可以挖溝渠,溝渠不但能蓄水,還能養魚養蝦,諸位愛卿以為何?”

挖溝渠,也是林重很早就知道的一種對抗洪災辦法。

江浙滬地區,每家每戶邊上都有溝渠,這是因為,那些地區一到夏季,必定暴雨。

雨水往往將田地全部淹沒,甚至水漫家中。

後來民眾們開始挖溝渠,所以夏季暴雨來臨,田地裡的雨水都是往溝渠裡流。

除此之外,溝渠還有兩大好處。

第一,蓄水。

溝渠往往坐落在田地邊上,那就能很好的利用溝渠裡的水,澆灌土地,方便許多。

第二,養殖。

江浙滬地區溝渠眾多,每條小溝渠裡都養有魚蝦,每到夏季,暴雨之後,水淹沒田野,裡面的魚蝦都會跑出來。

現在若是家家戶戶都有溝渠,養殖魚蝦,這等於是多了一個食物渠道,豐富了飲食。

當然了,古代魚苗蝦苗少,但這不要緊。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都是小事。

以前就有人做過一個實驗。

一個野外的水池時間放久了,不知為何,明明沒人放魚蝦,過一段時間卻出現魚蝦這些物種。

除了這些好處,溝渠裡的淤泥,更是天然的肥料,營養很多。

林重把溝渠的好處解釋了一通,眾大臣無不驚訝。

這群大臣,都是讀書人,哪裡種過地,所以聽了林重設想,都對林重的想法感到驚奇。

“皇上,家家戶戶挖溝渠,會不會勞民傷財?”有大臣奇怪。

“臣倒是覺得,皇上此言,是個很好的辦法,臣老家是淮南,那裡雨量極少,若是有溝渠,定能很好的蓄水。”

“不錯不錯,我也覺得是個好辦法,還能養魚,我們大夏,向來以鯽魚、花鰱、草魚、鯉魚為魚類主食,以往都是需要去江河垂釣,或者漁網,才能捕獲,若是像皇上所說,能夠利用溝渠自己養殖,那百姓餐桌上的食物也豐富很多。”

越來越多的大臣都覺得此舉不錯。

有大臣乾脆直言:“皇上英明。”

“皇上此舉,造福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