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聽說人到了機器到了,紛紛下樓來查探。

向副院長和方主任今晚留在醫院裡沒走,一樣領著人跑下來先一探究竟。

支氣管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單純一條鏡管拎著個裝鏡的盒子走可以了,問題這次是捐全套的新機,需要把顯示器等裝置一塊送來。

大家小心翼翼把新機器的箱子搬下來,這應該是大大小小把機器拆分裝成好幾個好在長途路上轉運。

搬上搬下過程中,常家偉醫生眉目嚴肅,拿著物品清點單同接受饋贈人員做好物品交接工作。

向副院長代表醫院表達感激和接受捐贈物,隨之這機器應該是送往自家醫院的呼吸內科?

方主任此時上前攔一下向副院長,說:是不是該先問一下謝醫生宋醫生?

下午查房時謝醫生說過要等宋醫生來,等於說方主任依稀也察覺到和這機器有關。

宋學霖醫生就此聽說了謝醫生只需要他的說辭,立馬嘴角打完一個慵懶的哈欠完後完美一勾。

不管怎樣,剛來的人要先給他們餵飽飯才能幹活的。

接下來宋醫生和常醫生到食堂去吃飯,順便了解下他們不在的期間這裡發生些什麼事。

撈著熱烘烘的麵條,常家偉醫生吃得面臉紅光,補充完營養等於補充完能量,感覺自己幹勁十足了,問道:“是什麼病人?我可以幫忙的。老關沒我行。”

關醫生有在旁,聽見到,走過來直接要給好朋友腿上踢上一腳。

常家偉醫生不甘示弱,問對方:“你來這裡指導過他們什麼技術了?”

“第一天,必須先了解完情況再能下手。”關醫生為自己解釋兩句。

據蒐集到的情況顯示,這裡的骨科醫生最感興趣的是骨科內窺鏡技術。

“他們有關節鏡脊柱內鏡嗎?”

“沒有。”

等著人家捐,問題這次專家團來沒人打算捐骨科器械。

骨科器械說真的也很昂貴,在事關病人性命之危中所需器械中是需要排到心腦呼吸等科室後面去的。

聽出來了,關醫生來這裡有些大材小用沒有發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