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經過兩個小時的飛行,帶著《懸疑家》劇組的飛機安穩落地江州市。

作為近幾年崛起的網紅城市,江州也逐步受到影視行業的青睞,不少電影的取景地都選在這裡,這次《懸疑家》劇組也不例外。

他們看中了江州的地形和天氣,10月秋季陰冷多雨霧重的環境,非常適合這種懸疑犯罪片,能從環境上就先行營造出壓抑沉悶的氛圍,讓觀眾迅速代入。

加上錯落有致的大廈建築,雜亂敝舊的老街小巷,狹窄彎曲的馬路小道,新舊城市交錯下的賽博朋克荒涼感,都極富韻味,充滿故事感,也很適合入鏡電影。

劇組下榻在星級酒店後,沒有急著第二天就開機,而是由當地人的外聯製片領著導演演員在內的劇組主創,先把取景地都逛了一遍。

這也是王清源的意思,他希望在拍攝前讓演員們都熟悉融入這種氛圍,這樣才更好發揮和入戲。

如此花費幾天時間之後,電影開機終於提上日程,江棠職業生涯的第二部電影也就此開機。

跟唐詞為了角色有意減重、留頭髮和鬍鬚不同,王清源對江棠的外形要求不高,原本跟造型師商量要不要剪成短髮,在商討過後也還是決定保留長髮。

她的進組看上去很輕鬆,甚至前面幾天都沒有她的戲份,王清源就讓她和自己一起坐在監視器後面觀看其他演員拍戲。

王清源很好扮演了老師的角色,會給江棠講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取景,剛剛演員拍得很好他又為什麼會不滿意,作為導演他所需要的是什麼情緒。

別看王清源起初跟江棠接觸時,對她總是愛答不理的,可到了這會兒的教學時間,他講起課來比誰都熱情,偶爾想起來還會給江棠留作業,讓江棠不在學校也體會到了學校的感覺。

江棠也在他的推薦下開始閱讀一些專業書籍,而且王清源這種資歷豐厚、經驗幾乎自成一派的導演對市面上很多專業書籍的評價也不同,他的推薦書單也不止是告訴江棠書籍名字那麼簡單。

他會說最近很火的某本專業書籍,看起來寫得花團錦簇,作者動不動就拿專業術語來糊弄人,搞得自己好像很專業,可稍稍細看就會知道里面的知識十分空洞虛浮,所有的案例都找不到落足點,更像是作者本人的憑空臆測。

他也會說起某本年代久遠、只能去舊書網上搜尋的專業書籍,知道的人雖然不多,但是裡面的專業知識十分的詳盡,而且作者對體驗派演員的看法也非常獨到,不少內容還能給人驚豔之感,與江棠的路子非常相近。

可惜作者當年牽扯進理論派系之爭,名聲在業界裡臭掉,至今鬱郁不得志,所以才導致嘔心瀝血撰寫的書籍一直不得認可,成為現在的滄海遺珠。

王清源很多評價都非常有意思,也給了江棠不少靈感。

像是他說的那本被埋沒的滄海遺珠書籍,江棠也讓嚴佩琪特意去舊書網上淘來,花費兩天時間先大概通讀一遍。

她果然發現作者寫在書裡的心得與她自己的總結有不謀而合之處,卻因為理論比她豐富而更加深刻明晰,整本書給了她很多點撥與幫助。

很快,才進劇組短短几天江棠,便感覺演技上桎梏的瓶頸有所鬆動。

而這種感覺在她正式開拍第一場戲份之時,體會得尤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