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出頭鳥(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此同時,登州刺史府也同樣上演著這一幕。
姚昶,劉佔高座首位。
他們二人一個是登州刺史,一個是登州市舶司一把手,在官位上基本持平。
作為姬松的鐵桿支持者,從司農司開始就一直跟著姬松。自從司農司解散之後,姬松才為他們謀得登州的職務,更是說服朝廷另行在登州開設港口。
這些年來,無不說明姬松的眼光是毒辣的。
不說其他,登州剛才建立幾年,就已經快要趕上明州了。
明州只要是南洋和西方諸國的貿易,登州可是緊挨著高句麗,扶余三國,還有倭國,距離更近,也更方便,不比明州差。
加上又處於大唐北方,不管是內陸物資南下,還是背上,都讓登州港煥發出別樣的繁華。
據今年統計,在稅收上,已經不比明州差了,按照朝廷的規劃,明州和登州刺史以及市舶司官員等階怕是又要上調。
“今日叫你們來,想必也知道是什麼事。本官就問一句,能還是不能?”
姚昶一上來就開門見山道。
登州不比明州,登州經過隋末之亂,這裡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是元氣大傷,有的更是徹底消失,不像明州世家大族眾多。
也就是在登州港設立之後,這裡才慢慢變得繁華起來。這裡的大部分官員基本上都是姬松一系,說的上是自己人,當然不必客氣。
“使君就說怎麼做吧,侯爺這次這麼大的動作,我們要是不聖源一下,豈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侯爺舉措我們是完全贊成的,欺負百姓算什麼本事?想賺錢只要出趟海,隨隨便便就能發大財,剋扣百姓那點,都丟不起那人。”
其中一人大聲說道,登州大部分大家族都是商人。這裡環境對他們極其友好,沒有世家大族欺壓,官府更是清正廉潔,從不因他們是商人就區別對待。
在大唐根本就找不出第二家來,於是很多商人都在登州開始定居,使得本來人口流失嚴重的登州已經回覆到了隋開皇年間的的地步。
他們知道這一切的背後是誰,一旦那位出了什麼問題,姚昶和劉佔必然會受到牽連,倒是新來的刺史可不一定會執行之前的政策。
要是如此,他們很多心血都將白費。
那位在宣州搞出的大動作,隨著時間流逝他們也知道了。
其實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事,能將商業做到這麼大的,信譽是沒問題的,不然早就散了。
“不錯,登州有此局面不容易,侯爺絕對不能出事,這件事我們絕對支援。既然侯爺有次壯志,我等豈能落與人後?
‘鄉約’在我等看來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誰要是連這點都做不到,簡直枉為人。對於這樣的人就不能姑息,發現一個打掉一個,省的敗壞了我等名聲。”
眾人你一隅我一言,反正就是沒什麼好說的,支援就是了。
劉佔和姚昶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嚴重的滿意!
侯爺雖然沒有說要他們怎麼辦,但作為屬下,這點事要是每隔眼力勁,那就太失敗了。
對於侯爺搞出來的東西他麼也深入瞭解過,知道這件事其實問題不大,只是世家受到的舒服稍微大了一點。
真遇到那些不管不顧,妄自尊大的人渣,這些條條框框就是一張廢紙,根本就沒什麼作用。
但對於千年世家來說,此舉不但不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還會對自身有不少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