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倪牆,父子反目,最後成了孤家寡人。

“宣,眾臣工進殿!”

.........................

三聲激昂的聲音響起,眾人不敢怠慢,各自按照自身地位的排序,緩緩而又急促地朝殿內走去。

姬松不知道自己給站在那裡?

自己是武侯,按理來說應該去武臣那邊。但自己之前卻是文臣,乃是一方大員,站在文臣這邊也沒問題。

“小子,看什麼呢,站在這兒。”

房玄齡黑著臉,指著武將那邊道。

姬松恍然大悟,朝老房拱手,算是謝了。

“這裡!”

薛萬徹指著自己前面的一個位置道。

姬松一愣,但也顧不得許多了,直接站在一個比較靠前的位置。

凡是附近的勳貴武將,自覺地朝左右前後移步,給姬松騰出位置。完了還朝他笑了笑。

姬松心亂如麻,他現在就是傻子也明白了,這些人是有事讓自己出頭啊。

但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陛下到,百官恭迎!拜!”

這裡的拜當然不是跪,只是躬身恭迎而已。

“臣等恭迎陛下,陛下萬年!大唐萬年!”

“平身!”

一道低沉,卻威嚴十足的聲音響徹耳邊,好似整個大殿就只有這道聲音一般。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話音一落,房玄齡就上前開始講述這段時間朝廷的行政程序。

現在已是年底,朝廷大計也從今日開始,直到休沐結束。

各地方官員刺史,基本上已經到了長安。今日只是大概講述下這次的計劃,從明日就會有各地刺史開始述職。

姬松對這些不敢興趣,以前參與過不少次,能在這麼多人面前說的,基本上都是好事。

今年畝產多少,新增了多少糧食,人口新增了多少。犯罪率怎麼樣,地方治安是否安穩,百姓生活是否富足........等等!

但當房玄齡說道宣州時,他立馬支稜起耳朵,認真聽了起來。

“宣州相比去年,稅收增加三成,糧食產量位居南方諸州之首,新增百姓位居全國首位,官員考核位居首位,百姓富足只比長安稍遜。”

“由於宣州富庶,周邊諸州稅收都有明顯上漲。宣州之宣紙暢銷全國,就連海外都有番商高價購買。鐵器,瓷器,絲綢刺繡,在大唐都是首屈一指...........”

房玄齡合上奏本,大聲道:“啟稟陛下,據臣等商議,宣州執政方式已經可以推廣開了。讓更多的百姓沐浴在陛下的光芒之下..........”

‘譁!’

房玄齡話音一落,整個大殿一片譁然,認識姬松的,看向他的目光都發生了變化。

羨慕,嫉妒,記恨,欣慰,大笑,痛哭.......不一而促。

第十三章 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