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船隊能來一次,就能來第二次,第三次..........

說完這些事,營帳內的氣氛這才鬆懈下來。

“沒想到啊,誰能想到在大海的對面竟然有這麼大的一塊大陸。上面不但土地肥沃,物種更是豐富異常。”

面對唐檢的感慨,姬青也感嘆道:“誰說不是呢,這裡太適合人類生存了,豐富的水資源,龐大的牛群,數量和種類眾多的動植物。”

“只要遷徙十萬人在這裡,不出數百年時間將又是一個強盛的國度。”

眾人也是心裡嚮往不已,這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地方啊,要是不能為大唐所用,必定要受到上天懲罰的。

這段時間他們發現了至少上百種大唐沒有的物種和動物,但很多都很相似,作用也差不多,但就是長的不太像。

就像前日發現一隻野獸,渾身黃黑斑點條紋,說是豹子吧,又有點像老虎。說是老虎吧,但誰見過這種老虎?

還有一種野獸,唐檢見過之後更是大吃一驚。

因為這種野獸他在御林苑見過,說是西方的一種野獸,名叫獅子,但稍微有有些不同。

這讓他一度以為已經有人來過這裡,但見過更多的似是而非的物種後,就不奇怪了。

實在是太像了,很多野獸在大唐也有,但總是有一些區別,這讓他很不解。

還有一種獨特的飛禽,頭是白色的老鷹,還有一種奇怪的鹿。反正都是有區別的。

“我記得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王玄策若有所思道:“說的是同一個物種,由於某種原因突然被隔絕開來。經過漫長的繁衍後,其後代由於環境,食物,地理等等原因,會產生一些不同的特徵。”

“先生說,這和他們的生存環境有極大的關聯。因為換了不同的環境,所以食物也發生了變化,氣候等等都有了區別。”

“為了更好的活下去,他們再漫長的時間中,會慢慢適應,這就發生了變化。就像草原人,和西方人和大唐漢人長相不同是一樣的道理。”

“先生稱這種現象為地理物種隔離..........”

王玄策講的很淺顯,唐檢若有所思,但心中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就是你們先生所說的格物?連這些都有研究?”

唐檢不可思議道。

姬青幾人都毫不猶豫地點點頭道:“格物之學包涵宇內,只要是這個世上存在的東西或現象,都是格物研究的物件。”

唐檢久久不語,這與他多年來追求的致君堯舜上有很大區別。

從先秦之後,大家追求的是大道,正所謂一法通而萬法通。但能做的人又有幾個?

看著姬青等人,想到外面還有上百這樣的人,甚至在姬氏學堂,太白書院還有成千上萬這樣的人,他就一陣頭皮發麻。

要是這些人走入朝堂,以他們實事求是的做事方法,現在大唐的官員有多少是他們的對手?

這些日子的相處,他早已摸透了這些學生的本事。

或許在經學上的造詣不深,但該知道的都知道。在其他方面,不管是組織能力,辦事能力,水利,農桑,經濟方面全面碾壓現在選拔出來的官員。

姬松,你好大的手筆.........唐檢不知想到什麼,心中一片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