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臣們的震撼!(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房玄齡聲音剛落,大殿之內徹底亂了起來,官員之間相互說話,有不信的,有說房玄齡欺君罔上的,更有人說這是無稽之談。
但前排的大佬們卻沒有說話,因為他們知道,這些資料都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了。
為什麼要和貞觀三年相比較?
這叫要說開田畝的消耗了,直到去年,才算是徹底擺脫了光出不進的窘迫。
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所得糧食,都將是新增的,不再會有額外的消耗。
如此一來,長期困擾關中糧食不夠吃的事情,將得到極大的緩解,這才是朝廷最為關注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關隴貴族在這件事上沒有任何阻攔的原因,按理來說姬松這樣做極大地觸碰到了關隴貴族的利益。
他們不和姬松不死不休就不錯了,為什麼從頭到尾都沒有對此事阻攔,甚至有時候還在後面推波助難,為姬松的計劃掃平障礙?
呵呵!
這世上就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從前隋開始關中之地的糧食就一直不夠吃,楊廣也是用這個原因遷都洛陽的。
而關中一直是關隴貴族的大本營,若是遷都成功,那將他們置於何地?自身地位也將一落千丈。
當年楊廣已經幹了一次,現在要是大唐再來一次,他們就要真的傷筋動骨了。
之前是沒辦法,為了緩解,甚至已經有了移民實邊的計劃,就是將關中剩餘人口遷往人少的地區,這樣就能緩解關中糧食的壓力。
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不可能每次都這樣的。
不過,就在他們毫無辦法的時候,好畤侯姬松卻在關中大幹特幹,本來他們也沒在意,畢竟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
但讓他們驚掉眼球的是,姬松竟然用朝廷百姓各得一半的誘惑,吸引了大量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
甚至不惜讓地方豪強,地主,官吏都參與進來的辦法進行開荒。於是本來大家不看好,甚至認為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最後大家卻都得利了,這樣不積極才怪了。
加上他那不可思議的組織構建能力,硬是將事情辦成了,這樣一來他們巴不得姬松能成功呢,怎麼可能去破壞阻攔?腦子蠢成什麼樣才會這麼做?
近三百萬畝地,這能養活多少人?
至於大殿裡不信或者質疑的聲音,他們不屑一顧。
房玄齡沒有理會眾人的質疑,他說完之後,又輪到杜如晦說了,最後又是三省官員和戶部,司農寺官員說。
幾番轟炸下來,所有人都閉嘴了。一個人可能說謊,但當朝宰相和三省,戶部,司農司一起撒謊,是個傻子都不信。
真以為皇帝提不動刀了還是怎麼了?沒人會這麼不智。
“好啊,自前隋開始,隨著關中人口愈多,糧食早已不夠吃了。但長安作為都城,又不能不管,所以就從外地借調糧食。”
“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一來路途遙遠,光路上的消耗,就差不多消耗了三成,耗費極大。二來,一旦地方大亂,切掉外來糧食運輸路線,關中立馬就會大亂,這是朕是大唐所不能承受的。”
“從貞觀二年開始,好畤侯姬松帶領司農司開荒種田,上下一心之下,短短七年時間開田三百萬畝,其他地方也紛紛效仿。”
“不出意外的話,不用十年時間,天下將會多出千萬畝田地,這是蓋世之功啊!”
看著下面眾臣,李世民意氣風發,解決了這個問題,就等於穩定了關中,這對大唐來說,不亞於破國之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