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姬松的新職位!(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場偶然的鬧劇有人歡喜有人愁,不過最後大家也都有所收穫,也算是不虛此行。玩鬧結束,眾人開始談起了正事,也不進大殿,就在這大殿之前,高臺之上,分君臣落座。
李世民輕撫將軍肚,環顧一週,笑道:“此番姬松回京,不但為大唐解決了巨大隱患,還帶回了巨量財富,一場風波卻無形中消散,其功莫大焉!”
“說吧,你想要什麼賞賜?只要朕能做到的絕不推辭!”
眾人都羨豔地看向姬松,恨不得以身替之,但人家是實打實的功勞,就算他們想,也沒門啊!
姬松肅然起身,躬身道:“陛下讚譽了,本本山野小兒,能有今天成就都是陛下信任而是,臣不敢鞠躬,就如方才臣文章中所言,沒有陛下這位伯樂,臣也只能泯人眾人,何以高居朝堂,高官厚祿?”
“並且這些都是臣應該做的,身為臣子,為君分憂,此非常事?”
“郕國公此言差矣!”
李世民不想再浪費時間,繼續說道:“之前商賈滲透讀書人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李承乾眼珠子一轉,頓時明白過來,有些哭笑不得地在父皇耳邊小聲說了幾句,李世民這才反應過來,指著姬松苦笑道:“你啊,還是那麼謹慎,好吧,從此以後那就是你的,這下你滿意了?”
說起此事李世民就不寒而慄,這簡直比之世家都要可怕,世家至少還在乎名聲,並且家裡錢財不缺,很多人就算以家族利益為上,但至少不會因為貪腐而損壞名聲,很多事情都不敢擺在明面上。
不等姬松拒絕,李承乾繼續說道:“朕知你無心朝堂,這樣,每隔十日你進宮教授皇兒三日,如何?另外隨著各國書籍不斷增多,翻譯事宜越加艱難,朕意在長安建一和太白書院一樣的藏書館,正好沒有人主事,這事你熟,就交給你了。”
“朕沒有其他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輸於書院的那座,並且此館對外有限開放,凡是有功名的學子都可進入其中,也算讓大唐學子開拓下眼界,不要侷限於中原之地。”
之前他們早已勸諫皇帝早立儲君以安國本,現在說出來他們也無意見,實在是沒得選啊!
不待眾人答話,李世民就陰沉道:“真真是好大的膽子,難怪自先秦以來都在打壓商人,如此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當年呂不韋以嬴異人為比作貨物,最終獲得千倍,萬倍的利益,如此之人能力越大危害越大,自古以來每個王朝都在打壓商人,漢朝更是達到極致!”
但姬松明顯沒有就此打住,也是說道:“臣現已辭官,陛下已經批覆,並且微臣已無心繼續身處朝堂,還請陛下成全。”
姬松呆住了,他沒想到會是這件事,他此次回京就有了此想法,只是想憑藉姬氏財力和影響力促成此事,以完成自心中理想,他沒想到竟然和李承乾相一塊去了?
“怎麼樣?如此郕國公可還要拒絕?”李承乾笑著說道。
“許愛卿!”
“陛下,既然朝廷沒有合適位置,那不如.”姬松聞言笑了笑,這正是他想看到的,於是就想大小皇帝的念想。
不待李世民說完,姬松就出聲打斷,肅然道:“陛下,恕臣直言,此時的武英閣正當其時,諸位將軍也都做的很好,並且武英閣作為大唐軍事最高機構,權利不宜過於集中,最好由皇帝親自主持武英閣。”
“除此之外,朕之皇兒李厥,天性聰穎,為穩大唐國本,隨後會加封為儲君,郕國公,今後厥兒朕可就交給你教導了,萬不可讓朕失望才是!”
“那建造費用.”姬松希翼地看著李承乾問道。
眾人都愣住了,這還沒聽說誰嫌棄自己權利大了的。太上皇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就是要讓姬松繼續擔任武英閣閣首的職位,繼續統領軍方,但他卻拒絕了?
“這”李世民也一時間啞口無言,他當然知道這樣最好,這是他為何要拆分武英閣的原因。
他看了姬松一眼,眼中藏著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直接道:“經過朕和父皇商議,人命你為太子太傅,仍是武英閣大學士,但不再操持具體事務,只有在宣召時參議即可!”
“現在因為商稅大漲,朕有感他們貢獻隨即放鬆了對他們的管制,沒想到這才幾年啊,就已經開始滲透官員和朝堂了。”
姬松聞言心中苦笑,看來今日這賞賜不要也不行了!
“你身為內閣閣臣,又兼任吏部尚書,說說有沒有合適郕國公的位置?”李承乾直言道。
眾人心中暗道:你清高,你是忠臣,我們都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