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傳道?(第3/3頁)
章節報錯
張少陵一愣,解釋道:“貧道是奉道家諸位老祖之命,自願西行傳道的”
“行了,都說最瞭解你的就是你的敵人,本王和姬松之間雖算不上生死大敵,但卻一直視他為第一勁敵,他的所有舉動和在中原種種都會第一時間傳到本王這裡。”
“在本王的印象裡,他走的每一步都是算計好的,從來不做無用之事。雖然不清楚你為什麼有了西行傳道的想法,但這絕對和姬鬆脫不了干係。雖然這種感覺毫無由來,但本王卻堅信不會錯的。”
“因為大唐在西域打下了廣闊的領土,你沒有去過或許不清楚那是多麼大的一片土地。因為他需要西域穩定,所以有李淳風在西域大肆傳教。但這還不夠,他更需要有人去更遠的地方傳播你中原的文明。”
“佛家不行,因為佛出自身毒,那是西域眾多國家所又不能接受的。而你道家的理念卻恰恰不會與西域諸國教派產生太大的衝突,攝於大唐的威嚴,只要爾等做的不過分,就不會出什麼大事。”
張少陵豁然開朗,所有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現在全明白了。
他沉默良久,道:“無論如何這也是貧道的志向,貧道生於中原,長於道家祖庭,我一出生就是龍虎山的傳人,所聽所聞也都是道家典籍。”
“貧道為道而生,也願為道而殉,此生無怨無悔!”
“好好好!”
松贊干布放聲大笑道:“好一個無怨無悔,或許只有這樣的堅持和奉獻,才會有如此的大志向。”
“本王有個請求,還請道長答應!“突然,松贊干布語氣帶有一絲懇求道。
張少陵愣了下,沉思片刻道:“大王請說,貧要力所能及,貧道不會拒絕的!”
“好,那就請道長留下一段時間,在吐蕃傳道吧!”
“什麼?”
簡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在吐蕃傳道,還是這位在吐蕃有著巨大威望的王者說出來的話,如何不讓他震驚?
“怎麼?難道我吐蕃子民不堪造就,不能承載你道家教義?”
“不敢!”
張少陵搖頭苦笑道:“這和貧道的初衷有所出入,按照之前的計劃,應該直接去西域的,現在您卻”
“道長不必多慮,你或許不清楚我吐蕃的情況,這些還是由大相來說吧!”
祿東贊沉思片刻,道:“之前吐蕃上的苯教已經退居山野,大王在身都引進的佛教雖然比之前有所改觀,但卻不能一家獨大。”
“中原佛教不適合我吐蕃,但你道家不同,在中原本相曾和諸多道長討論過,清楚你道家理念更符合我吐蕃。”
“所以,大王邀請你留下來傳教,不管是對你,或對大唐都是好事。”
“請道長思量!”
張少陵面露沉思,說實話,他不是不想在吐蕃傳教,但這樣一來卻是有可能助長吐蕃實力,他雖然是道家人,但同樣也是大唐人,他不希望有一天吐蕃憑藉著道家的知識去攻打大唐,那樣,自己豈不是成了大唐的罪人?
“本王知道你自顧慮,大相”松贊干布朝祿東贊說一聲,只見祿東贊從懷中拿出一封國書。
“這是當初和郕公弟子王玄策簽訂的國書,只要你答應,我吐蕃承諾百年之內不會有任何不臣之舉。”
“至於百年之後.”
他苦笑一聲:“我等哪管得了身後之事啊!”
張少陵動容,能做出如此承諾可見吐蕃誠意,隨即道:“此事貧道確是不能做主,正好柴大將軍就在東女國,貧道可傳書去詢問下,如不出意外,大唐也願和吐蕃百年好合。”
祿東贊點頭道:“如此也好!那大王和本相就等候道長佳信了!”
“必不會讓大王和大相久等,如此,貧道就先行告辭了!”
說完就要轉身離去,但當快要走出殿門時,他從懷中拿出一個瓷瓶,道:“這是一種鎮靜和緩解疼痛的藥,希望對大王有用!”
“貧道告辭!”
當張少陵的身影漸漸遠去,帷幕中松贊干布道:“此子乃是真正的慈悲之人啊!”
祿東贊點點頭,拿起藥瓶,他準備讓人去試藥。雖然知道對方不大可能對大王不利,但作為臣子卻冒不得一點風險。
松贊干布並沒有拒絕,只是揮揮手,示意自己要休息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