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看到了祿東贊眼中的疑惑,張少陵笑道:“好叫大相知曉,我道家緣出一脈,只是後來理念不同,所以分為多家道脈,但卻都是一家人,所以.”

祿東贊恍然大悟,不過這些不是他關心,而是有些期待道:“不知道長要在吐蕃停留多久?要是不急的話,可多留些時日。如果方便,不知可否在吐蕃傳道?”

要是其他教派來吐蕃,他恨不得以前十二個時辰全都跟著,生怕他們鬧出什麼么蛾子。但中原的正統道家卻是不同。他們亂世下山輔佐君王底定天下,盛世入山林修行。這樣一個只會給你帶來好處而沒有壞處的教派,怎麼能不讓人喜歡?

“這”

張少陵面露遲疑,但這恰恰讓祿東贊大喜,只要沒有直接拒絕,那麼就還有機會。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道家的各脈佼佼者,在中原都是數得上的人才,他不期望全都留下,但留下幾個他都能高興的睡不著覺。

這些人精通各行各業,通識文字,學識過人,正是現在吐蕃想要的人才啊!

現在松贊干布命不久矣,小王還小,要是不能儘快壓服那些人,怕是到時又是一場動亂。

而這些人就是他應付其他人的辦法,這些道人在吐蕃無依無靠,但有本事過人,一旦想要在吐蕃傳教,必然會依附於自己,加上這些人又是大唐人的身份,那些人必然忌憚,不敢亂動。

至於會不會被竊取機密?笑話,吐蕃現在有什麼機密可言?一清二白之下,除了一群莽夫,還有什麼?

更何況這些道人是來傳教的,並且不只是吐蕃,或者說吐蕃根本就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只要有這個前提,他們就不會成為敵人,而是盟友。

“你看我,諸位初次到吐蕃,本相已經備下酒宴,為諸位接風洗塵,走,我們邊走邊說!”

祿東贊拉著張少陵的手腕就朝前走去,張少陵無奈,朝眾人點點頭,示意大家跟著!

眾人騎上馬,也不急著走,而是慢悠悠地在草地上前行。

“道長和郕國公可相熟?”祿東讚道。

“嗯,算是跟著郕公學習了一段時間!”張少陵也不否認,實在是郕國公姬松的名頭在這裡太好用了。

在中原還不覺得,但在邊軍以及域外,那可真是如雷貫耳,就沒有人不知道的。對於郕國公的事蹟大家更是張口道來。

“哦?你是郕國公的學生?”

張少陵搖頭道:“不算是,只是郕公辭官南下來龍虎山之際,跟在身邊聆聽少許,不敢以學生自居。”

“說來郕國公算是在下的師叔一輩,在出大唐之前,被道家各脈公認,並排下輩分,取道號玄微,是為玄微山人!”

“並且貧道西行之事,也是頗受郕公開悟.“

對於張少陵後面的話祿東贊根本就沒聽進去,當聽到姬松辭官,他當即大驚道:“這是為何?郕國公年紀輕輕,豈能辭官?難道是朝堂排擠不成?”

“為什麼本相沒有得到訊息?”

按理來說這麼大的事情大使館怎麼可能不清楚?但現在他卻一點訊息都沒有。

“確實如此,郕公在大堂影響頗大,如若突然辭官必然引起動盪,所以朝廷只是在重要公文中提到,卻並沒有公佈天下。大相不知卻是不足為奇!”

“至於為何辭官.或許是郕公厭倦了吧!”

祿東贊沉默了,厭倦了嗎?或許吧,想起那個令自己都俯首的人,宛如天人的般的風采,他實在想不出除了這個理由還有什麼?

至於逼迫?呵呵,他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沒有真正能逼迫哪位的人存在!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