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古今同一事!(第2/3頁)
章節報錯
“你這人,看著年紀也不小了,怎麼還和個娃娃一樣不知輕重?這積雪是保護麥苗的,你剝開他豈不是要被凍死?”
說完也不理會他,而是小心翼翼地將積雪覆蓋到上面,那認真的樣子就像是照顧自家孩子一樣!
“老丈說的是,老夫只是好奇這積雪下的麥苗長的怎麼樣,倒是讓老丈誤會了!”姬松拱手賠罪道。
此時,老人終於看清了姬松的面貌,頓時一驚。只見對方穿著雖然樸素,但用料卻極為講究,其身邊的兩個護衛一看都不是一般人。
“咦?你的腿”老丈這才看到姬松的腿,有些吃驚道。
“讓老丈笑話了,早年在戰場上留下的,殘了!”姬松無所謂道。
“好漢子!”
豎起大拇指,道:“你也是命大,這樣都能活下來,可惜老漢的大兒子了,跟著老家主去漠北打仗,就再也沒回來,還好有小兒子和孫兒在,不然老漢也沒活著的念頭了!”
姬松肅然起敬,拱手道:“倒是沒想到是忠烈之後,老夫方才無禮了!”
“哎,什麼忠烈之後,要是老大能活著回來,比什麼都好!”
“不過朝廷也沒虧待我家,光撫卹就足夠老漢把兩個孩子養大了,現在小兒子跟著家主去了地方上,聽說現在都是個小吏了,也算是有了些本事。”
“孫兒託家主的福,去年從太白書院畢業,然後去了漠北當兵,現在也是個隊正。”說起兩個兒子老漢一臉的驕傲,不過也確實如此,小兒子雖說是個小吏,但在普通人看來已經不錯了。孫兒也成了軍官,將來也不差,能不驕傲嗎?
姬松恰時送上恭喜,老漢就更高興了。
人這一高興就容易忘形,於是,他就被拉著去了他家,說是要好好招待下。說自己兒子,孫子不在家,兒媳也跟著兒子去了地方上,孫兒明年才成婚,家裡也沒個人,於是這才在大過年的出來閒轉。
吃了飯,喝了酒,這話匣子一下就開啟了,姬松不動聲色道:“老哥啊,都說這朝廷鼓勵大傢伙家裡孩子多的去邊地,到了哪裡就分田分地,還瘋媳婦,但我看著莊子上卻有不少年輕人,家裡好幾個的也不少,他們難道不想去嗎?”
“慎言!”
剛才還高興的老漢頓時臉色一變,下榻來到門口,發現沒有其他人這才鬆了口氣!
“老哥這是”姬松一臉詫異!
“你啊,差點惹事了,這事說不得啊!”
姬松心中咯噔一下,但面上還是笑道:“李老哥,這裡也沒外人,你就給我說道說道,難道我還能出去給人說去嗎?”
這個村子大部分都姓李,很多都是李靖的族人。
李老漢猶豫了下,或許心中也實在是憋不住了,嘆了口氣,道:“這事啊,其實也怪不得主家,要是都走了,誰給主家種地呢?”
姬松一愣,連忙道:“不對啊,怎麼會沒人種地呢?又不是全家都去,朝廷只是鼓勵家裡男丁多的啊!”
“你想啊,這關中就這麼大點地方,天下太平下人口滋生的厲害,要是一直這樣下去,哪有那麼多地給大家分啊。但邊關人口少地多,這才有了這個政策,多是為大家好啊!”
“再者說了,現在耕牛和曲轅犁都普及了,怎麼會重不過來呢?”
李老漢就像是看白痴一樣看了姬松一眼,沒好氣道:“你以為主家就那麼點地?這地多了去了,以前還好,朝廷管的嚴,現在倒好,一個個聽說都跑到邊地封田分地去了,先去的,在那邊安頓好了的,都將一家老小給接走了,剩下都是些老人。”
所以,前幾年主家就說,不許遷走了,每年只有三戶人家的名額,就這還不一定能成呢!
“那你們就這樣忍著?就沒有告官嗎?”
“告官?呵呵,告誰?人家是衛國公,我們是誰?能斗的過人家?”
——
又說了會話,姬松走了,臨走前他讓劉老二去莊子上打聽打聽,李老漢說的是不是真的。
而他也沒了去其他地方的心思,回家後又讓人去其他村莊和莊子上打探查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直到三日後,當劉老二和姬呂將探查來的訊息說完後,姬松無奈地嘆了口氣。
“防不勝防,防不勝防啊!”
“雖然早想到會有這麼一天,但這才多久啊,一個個為了自己一點私利,竟然茫顧大義。”
“行了,你們都下去吧,讓我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