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河陽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此番他一路東出,從八卦城外的烏孫河谷一路從烏孫河東下,準備先前往焉耆再說。
此時,他正處於烏孫河的末端,越是往前水流量越小,按照現在的情況,怕是再往前百十里就要上岸了。
開啟地圖,他指著距離烏孫河不遠的一條河流道:“這是哪條河?水情如何?”
郭孝恪作為多年的安西都護府都護,對西域的每道河流都是如數家珍,看了一眼就道:“這是海河在海河中段的南面就是當年大漢時期的西域都護府,西南方向就是當年的龜茲國都,最終這條河將匯入一個頗大的湖裡,名叫海湖,意為廣大的湖海的意思!”
姬松滿意地點點頭,又問道:“這裡........這裡,距離多遠?”
看到姬松指的地方,郭孝恪也是一愣,心中默算了下道:“相距不過百里,但其中有大相相阻.........”
“此山為天上山脈中段,雖然不算高大,但也不小.........”
姬松沉默半晌,抬頭道:“要是本公打算鑿開此山,連線烏孫河和海河。需要多長時間?”
“什麼?鑿開天上連線兩河?這不可能!”
郭孝恪以為姬松瘋了。
“你別管這些,只要告訴我需要多長時間就行,剩下的不是你該操心的事情!”
郭孝恪聞言猶豫道:“此事怕是還須專人親自探查之後才能確定,但以我來看,至少需要數萬人以及十年時間方有可能完成!”
“十年啊,不算短了!”
姬松感嘆一聲,但也沒多大失望,當年先秦鑿鄭國渠不也是被世人認為不可能?但最後還不是完成了?都江堰亦是如此!
想要辦大事,就沒有容易的。十年不算長也不算短,更何況還有數以十萬計的突厥俘虜,想要完成的代價並不是不可以接受!
“先成!”
“老師!”
跟隨他一起來的還有姬先成這個弟子,畢竟他沒有朝廷官職,他也不能隨意安插,這次出來也就將他帶了出來,再說這小子對山川河流之事很是精通,有先成的專業人員,不用白不用!
“你帶人前去查探兩河之間的情況,找出最優的路線,能利用地形就要利用,饒點路都沒事。但一定要安全,是要能常年行駛的路線,還不能太窄!”
姬先成拿出炭筆和小冊子都一一記下,確認沒有遺漏後,就立即上岸帶人進山去了。
“郕公,您真打算鑿山開渠?這工程可不小啊!”
姬松繼續研究著地圖,頭也不抬道:“本公這次打完仗也算是功成身退了,本來想著直接歸隱田園,或者去書院教書。但陛下估計是不會放人的,與其如此,那還不如自己給自己找點事做。”
“軍隊本公是不想砰了,就算陛下對本公信任,朝臣們怕是要睡不著了。本公看著工部就不錯,事少,正適合本公養老!”
郭孝恪一愣,想要說什麼你還年輕之類的話,但張了張嘴卻說不出口。他不是政治白痴,雖然不屑,但不傻!
以現在大將軍的功勳和身份,好像除了不碰觸兵權也沒了什麼好的辦法。至於養老?呵呵,那也就想想罷了。
放著這麼個舉世無雙的人物,要是真的放任離開,那才叫人睡不著覺。也只有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讓人放心。
再者說了,大將軍立下這麼大的功勞,一回到長安就傳出隱退的訊息,你讓天下人怎麼想?讓有識之士怎麼想?皇帝嫉賢妒能?環視朝臣奸臣當道,容不得有功之人?
反正不管怎麼樣,退是不可能的。
姬松可不知道郭孝恪心中這麼多戲,看著手中的地圖他也感慨良多,他沒想到在後世消失許久的河流在這裡竟然依然存在。
蒲昌海也就是後世的羅布泊,現在還是一片汪洋,雖然近年水位在不斷下降,但卻找到了原因,無非是一些小河流改道而已,很難容易重新讓其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