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平靜下的暗湧(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默然,雖然詔書上說張亮是去組建新的艦隊,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在為姬松戰敗後做準備,也是大唐沿海的最後一道防線,不到萬不得已,朝廷上的重臣絕不會讓張亮支援姬松的。
“既然海戰上我們幫不上什麼忙,那也只有讓他無後顧之憂了。大食人?呵呵,真以為能脅迫大唐不成?”
李承乾露出嗜血的笑容,就算是久經沙場的程咬金也被看的滲的慌!
不過,說的也沒錯。既然戰場上幫不上什麼忙,但要是連長安這些牛鬼蛇神都沒辦法的話,豈不是顯得他們很無能?
議會很快開始了,但不管是李承乾還是程咬金都沒打算進去。
他們來只是表明一個態度,至於會議的內容,他們早就提前知道了,根本沒必要去湊這個熱鬧。
但從今日大唐世家基本都來了的情況來看,大食人的作為已經引起了眾怒。大家發財發的好好的,你他孃的卻直接掀桌子,這是人乾的事?
都賺了幾百年了,還不知足?
既然不知足,那就別玩了,真以為大唐缺了你們就不活了?大不了大家都別賺了。
...........................................
這場議會進行了整整七天,具體什麼內容外界一點都不清楚,也就只有參會人員才知道到底說了什麼。凡是有人問起,大家都是諱莫如深,根本就不提及半分。
雖然這場會議在當下沒有引起什麼動盪,但後世卻認為此次議會是導致大唐國策從保守型轉變為進攻型的開始,後世稱之為《七日議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唐】 【】
................................................
崇政殿,當李承乾主持完朝會後,來到崇政殿彙報今日政事。他雖然已經開始獨立主持朝會,但有些事情還是想的有些稚嫩,每次朝會後都會回到崇政殿詢問父皇意見。這點不管是朝臣還是皇帝本身,或者是長孫都欣慰不已。
一個成熟的皇帝,最基本的是不懂就問,並且這還被詢問還是老皇帝。最忌諱的就是不懂裝懂,胡亂施政。要是如此的話,李世民就要考慮是不是換一個人了。
李承乾坐在下手彙報今日之事,李世民則老神在在地閉著眼睛傾聽。只有在有瑕疵或者不對的地方才會毫不客氣地指出來。
而長孫則欣慰地在一旁給父子倆斟茶,一句話也不說。眼前這樣的景象才是她最願意看到的。
“不錯!”
看著越加成熟穩重的太子,李世民不由得誇讚一聲。一直以來他對太子的教育都是最為嚴格和苛刻的,但現在太子的施政手腕越來越老辣,這讓他鬆了口氣的同時也高興不已,這說明大唐後繼有人了。
“父皇過譽了,兒臣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李世民擺擺手,道:“你不必謙虛,好就是好。”
但轉而又道:“但對待老臣這塊,你要把握好分寸。他們確實勞苦功高,但也要分人。這些老臣啊都是跟著父皇一起征戰天下的肱骨之臣。要說本事那是沒得說。”
“但他們都老了,有的人更是除了打仗一無是處,還到處惹麻煩。對於這些人一次次兩次可以寬裕。但要是還不知悔改,那就要重手懲治。到時候就算你出手重了,別人也不會說什麼閒話,只會說他咎由自取!”
“對於能力平庸的,你可以將他高高拱起,給足他的顏面和地位,但不能再重用了,要提拔新人。那些能力大的,但又不能掌控的,你就要小心了。”
李世民直起身子,凝重道:“對於這些人,你要做好思想準備。一旦到了年紀,還不願退去的人,你就要想他到底要幹嘛了。是貪權?還是想做點別的?”
“另外在聽臣子說話的時候,不要聽他說了什麼,而是要聽他沒說什麼。不要被一些甜言蜜語給迷惑了。百騎司是幹什麼的?那是皇帝的耳目,是監察天下的最後手段。你可以不說,但不能不知道。”
“他就是懸在百官頭上的一把刀,讓他們緊張,但有不能太過。鬆了,他們就放肆,緊了,他們就惶恐。所以這其中的尺度還要你自己把握!”
李承乾聽的很仔細,之前做太子的時候以為做皇帝也就那樣,換做他一樣能行,甚至比父皇做的更好。
但監國這段時間他明白了自己當時有多麼天真,朝堂百官都有哪些派系,各派系之間的利益訴求又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姬唐】 【】
什麼樣的人該打壓,什麼樣的人該提拔,又是什麼樣的人該去保護,而這些以前都沒有教過自己。當自己接手的時候,卻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