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不管是為了朝廷的封賞,還是不想在這個時候刺激朝廷,世家大族這次都很配合,這讓本來負責此事的謝廉鬆了口氣。

要是世家大族不理會朝廷的詔令,他這次算是丟人丟大了,說不定會因此成為背黑鍋的也說不定。

還好裴氏的事情讓世家的人對海外都有了一些想法,想必這次之後絕不會將權利交給某一個人。

在利益面前,特別是天大的利益的面前,什麼忠誠,什麼親情,都成了笑話!

裴氏現在成為世家中的笑柄,不但平白為別人做了嫁衣,現在更是差點被牽連背上叛國的罪名,這對裴氏的打擊極大。

可以預見,將來一段時間內,裴氏除了蟄伏別無他法。

半月後。

隨著朝廷詔令的抵達,所有世家和民間海上都得到了訊息。開始大家還不以為意,但聽到朝廷這次將拿出土地作為報酬後,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大世家還好,人家有足夠的底蘊在海上攻城略地,就如裴家一樣。短短時間內就打下一片領地。於此同時其他世家也不甘示弱,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擁有自己的領地。

但中小世家就不同了,他們沒有五姓期望的底蘊,更沒有那麼大的人力物力。他們在海上更多的就是建立一個據點,作為在海上的立足之地。

但這次朝廷用土地作為報酬徵用他的商船,並且將來領地還會被朝廷承認保護,這可比自己去打強多了。

在海上這麼些年,他們算是看明白了。

在中原他們爭的你死我活的土地,在海外根本就不值錢,簡直到處都是。那些土著根本就沒有種地的天賦,這些土地在他們手裡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在這個以宗族為紐帶的時代裡,那個世家不是數千上萬的族人?要是在海外有一塊領地,至少他們今後不會再缺少土地了。族中每年增長的人口不再是負擔,那將是他們開拓海外的基石。

別看十里之地的領地不大,但絕對足夠他們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使用了。因為有著朝廷保護,他們不必擔心安全問題,這點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之所以不敢大肆佔領土地,不就是擔心被人黑吃黑嗎?

但現在只要在朝廷登記造冊,那就是受朝廷保護的土地,基本上沒人敢冒大不違去挑屑大唐。

所以,在得知此時後,凡是有些心氣的家族都準備搏上一場。在他們想來大唐根本不可能輸。

這次領兵的可是郕國公姬松,有這位在,還但心輸了不成?加上朝廷現在舉全國之力支援郕國公,以大唐的體量,想輸都難啊!

一月後,也就是在姬松出海一個半月後。

太極殿,李世民高坐龍椅正在聽取謝廉的彙報!

“陛下,自從詔令下達以來,各地都雲集響應朝廷號召。世家,豪強,海商都踴躍報名。迄今為止,登州就雲集了五百多艘三千石以上大船, 五千石五十三艘。明州也不遑多讓,擁有三千石以上大船七百多艘,五千石近百艘。參與家族有一百多家。有些人為湊齊十艘以上的船,多家聯合起來以一家名義報名。以此來看,參與的家族怕是不少於三百家,可以說是將大唐有名有姓的家族一網打盡。”

“陛下,我們是不是要限制如此行為?畢竟他們本身沒有如此實力,這對其他人來說是不是有些不公?”

李世民聞言卻笑了笑,道:“不用了,之前是朝廷沒有考慮到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登記就不用管了。不過這也算是好事,參與的人越多這對我們越有利。可不能讓大世家一家獨大,不然朝廷還怎麼管理?”

聽到皇帝這麼說,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能參與此議政的都是皇帝心腹,其他人根本不會被知道。

不過陛下說的不錯,參與的人越多,將來海上勢力就複雜,都是中原世家,之前五姓七望壓在眾人頭頂喘不過氣來。但現在,只要到了海外,誰還管你是誰?一家可能不是他們對手,但幾家聯手之下,不見得會比他們差。

在中原他們處處受到掣肘,至少在朝廷上他們就處於劣勢。不過現在都將重心放在了海外開拓上,掣肘不復存在,他們還怕的誰來?

之前有朝廷作為大義,這才讓其他中小世家不得不妥協。現在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誰還怕的誰來?

世家的聰明人不少,肯定也看出了朝廷用他們牽制的用意。如此一來,他們更是有恃無恐。只要朝廷不插手,其他的還擔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