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舒服了,但李世民可就苦逼了。沒了皇后鎮壓後宮的妖精們,這段時間她們是使出所有的手段去吸引皇帝注意,就差強闖太極殿了。

什麼花園偶遇,眼看皇帝來了自己不慎跌入水中,在只達半腰的湖中大喊救命都是小意思。還有在皇帝必經之路上跳舞,彈奏琴曲,唱歌,展現自身才藝的。反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能想到的辦法都用了個遍。

老太妃雖然之前也總管過後宮,但畢竟年紀大了,有些事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過去就過去了。

太子妃蘇氏那更不用說了,人家會將你一個晚輩放在心上?

雖然大事不出,但小事不斷,把李世民這個萬花叢中一點綠的皇帝給煩透了。加上馬上要接見胡安娜,自己單獨接見一個胡人女子,還是有夫之婦,確實有些不成體統。

要是傳到外面去,還不知道會演變成什麼笑話呢。

實在無奈之下,只能親自去請了,但至於怎麼請,那就不是其他人能知道的了。反正第二天看見皇帝的腿有點軟的樣子,其他的就不為外人道了。

長孫會對一個剛見面的人這麼好嗎?在這人還是一個胡人女子的時候?

想想長孫是什麼人?那可是被後世成為千古賢后的人,能是一般人比的?論起鐵石心腸,手腕等等,豈是其他人能比擬的?不然何意鎮壓李世民的後宮?能是在李世民有生之年沒傳出什麼宮鬥劇情節。就算是後人想在這方面做文章,但翻開史書,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他孃的找不到任何能大書特書的地方,你說神不神?

就這樣一個千古賢后,能讓她向一個普通女子一樣去同情一個胡人女子?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暗中標好的價碼的。

而胡安娜的存在也確實值得她這麼做。在胡安娜進宮之前,她的所有過往都擺在了皇帝的御案上,當長孫看完這些東西后,也不由的連連讚歎。

種種跡象表明,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女子,能在混亂的西域打拼下諾大的家業的同時,還能以一階女子之身守住這些財富,這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雖然後面有姬氏的支援,但剛開始的時候也不過是一個姬氏旁支留下的幾個護衛和一個奶媽而已。

只是在她展現了自己強大的商業天賦之後,姬氏這才開始大力扶持,這才有了在西域舉足輕重地位的姬氏旁支。

商業遍及西域各國,在大食也有著不小產業,更是在高原上也有著她的足跡。當初姬氏將西域重要商業交給她的時候,她就注意到了這個女子。

之後非但沒有將擁有巨大影響力的胡安娜撇開,更是利用姬氏的影響力繼續使用胡安娜。

當初為了安全和隱蔽性,也為了一些人擔心被皇家清算的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雖然變成長孫在執掌,但底下很多人都不知道姬氏已經將西域的大多數商業都交給了皇家。

之後,胡安娜也是憑藉這自己的判斷才知道這件事,但姬氏給的指示就是全力配合皇家,其他的事情都不要管。

這幾年皇家之所以能快速且毫無波瀾的掌控姬氏移交的版圖,還多虧了胡安娜從中配合,面對如此女中豪傑,你說值不值得長孫如此為其張目?

只要今日的談話傳出去,任何人想要動胡安娜都要考慮下長孫的看法,這是對胡安娜最大的保護。

不管怎麼說,長孫如此做法還真有一定道理,至少讓胡安娜漸漸有了歸屬感,也讓他感覺到了大唐對她的重視。

人一生只有在實現更高人生價值的時候,才會拋去低階的慾望和低階情趣。一個因為為官清廉,而被百姓敬仰的人,會輕易地去貪汙嗎?

一個被尊為當代聖人的人,會

輕易去做有損自己清明的事情嗎?

所以,當長孫毫無保留的選擇相信她的時候,胡安娜也更加堅定自己的想法。

隨後,他和皇帝二人被趕了出去,因為大唐皇后娘娘說了,她們女人有些貼己話要說,兩個大男人待在這裡幹什麼?

於是,在胡安娜嘡目結舌的目光中,堂堂大唐的皇帝,被天下萬民稱之為天可汗的人。和一個大唐頂級勳貴郕國公,被世人稱之為大唐智者的人,被人趕了出去。

想想都覺得挺沒面子的,你看,李世民這不是越想越氣,眼看著就要去找人理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