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說說,眾位愛卿的想法可能成行”

“若是不能,困難在哪裡”

姬松啞然,他沒想到大家竟然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眾人也希冀地看著姬松,因為這裡只有他最瞭解殷地的情況

但令大家失望的是姬松搖頭了

“不可能的”

“姬青他們能夠順利回來,其中運氣成分佔據大部分原因。大唐想要大規模出海,現在的時機還不到。”

眾人面色難看,本以為可以快速解決的辦法卻被姬松否定了

那想要推廣開來得等到什麼時候去他們還能看到嗎

“時機何在”

房玄齡抓住姬松的話頭問道。

“船,大船,能抗擊風浪的大船”

“海上航行最大的倚仗就是海船,沒有足夠優良的船,和熟悉海上情況的引領者,想要大規模出海,那簡直就是在找死”

姬松沒有任何隱瞞,將船到人的作用一一道出,不管是海上風浪還是辨別方向,他都說得很詳細

最後姬松嘆息道“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十餘年的成果,現在也就堪堪在近海航行,一旦進入深海,那和找死沒什麼區別”

“至於辦法”

說到這裡姬松遲疑了,他不知道這個時候提起大航海的提議對不對這又對大唐有著什麼樣的改變是好的,還是壞的

“什麼辦法你倒是說啊,簡直急死個人”

長孫著急道。

“大力扶持造船行業,不管朝廷還是民間都要大力扶持。只靠朝廷是不行的,國家的政策傾斜有時限性的,一旦朝廷上層想法出現改變,前面的所有都將付諸東流。但民間不同,只要有利益,那麼他們就會不斷地建造更好更大的船隻來保證自己的利益。”

“而海上的利益大家也都看到了,一隻瓷碗就能換來等重的黃金,這是何等的暴利一旦向民間開放,大唐絕對能掀起一股海洋熱的大潮,到時候用不了幾年時間,大唐的造船業將迎來極大的發展。”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會培養大量的海上技術人員,他們將是大唐走上大海的先鋒大軍。”

聽完姬松的話,眾人都沉默了

房玄齡擔憂地看著姬松,又看了看臉上陰晴不定的皇帝

心中暗歎一聲這個決心不好下啊

海上的利益大家都看到了,現在主力還是朝廷,民間還沒有完全開放

現在只在南海,倭島等地小規模貿易。但就是如此,也產生了大量的利益,朝廷一部分稅收據說來源於此。

明州,登州的繁榮也是建立於此

“那就是說此事不成了”

聽到這話房玄齡等人鬆了口氣,陛下沒有說成或者不成,而是將此事繞了過去。

但姬松卻是失望的,看來想要達成目的,任重而道遠啊

李世民不答應姬松也能理解,要是開放到民間,以世家大族的底蘊,他們很快就能恢復元氣,而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應有的利益

鬆解海上利益,最後得利的卻是那些自己打壓的人,這如何能讓李世民甘心

用後世的話來說,社會的生產資料和資源大多就掌握在這些人手中,一旦鬆綁,他們絕對會一飛沖天,朝廷再想要制止,那就難了

“不錯,想要靠再次出海得到糧種,恐怕到時候會得不償失”

“之前我們是萬不得已,僥倖成功,那我們就要暫時保持住這個優勢,給外界一種出海沒什麼大不了的錯覺等到我們做好的萬全的準備,到了那時,不用我們鼓動,只有有野心的人一定會緊跟朝廷腳步,這樣一來,我們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而不是朝廷去獨自承擔”

“雖然這裡面朝廷會損失一些利益,但從長遠來看,朝廷得到的更多。”

“若是再次出海,一切順利還好,要是船毀人亡,損失慘重。那咱們什麼也別想了,這絕對能嚇住大多數人,我們之前的優勢也將蕩然無存”

“為大唐計,為將來計,臣請陛下三思”

姬松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