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臣奇怪的是,這一路上順利的可怕,基本上就沒遇到過什麼危機,最大的一次危機就是風大了點,將一艘船的桅杆吹斷了而已.........”

說道這裡,大家都很好奇,隨著明州,登州港的繁榮,海上的事也慢慢在大唐傳開,都說是九死一生,怎麼他們就這麼順利?

唐檢好似知道他們再想什麼一樣,感慨道:“其實在臣看來,好畤侯是最好的人選,因為這些都是他告訴他那些學生的。”

“什麼時候出海不會遇到風浪,什麼時候會有海底洋流流過,這就規避了很多危險。”

“因為據臣瞭解,很多危險都是有規律的,只要掌握了這些,一路上不說一帆風順,但至少安全了太多.........”

最後他說道:“您給臣的地圖沒有錯,雖然有所出入,但整體來說,沒有太大的錯誤。”

李世民聽到這裡,激動道:“你們找到那道海峽了?”

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因為只要確定那道海峽的存在,那麼就說明海峽的對面就有一片大陸.......

唐檢強壓住心中的震驚,澀聲道:“找到了,確實找到了,但您猜臣看到了什麼?”

“什麼?”

“大陸,一片根本就望不到邊際的海岸線,一直朝東南方向而去..........”

“並且,按照姬青等人的說法,這道不到百里的海峽,在冬季時回被冰凍住,那時候我們這片大陸和對面那片大陸將徹底相連........”

“陛下,您說的殷商遺民......可能真的存在............”

“什麼?”

李世民震驚地站起來,滿是不可思議地看著唐檢。

當初姬松說的時候,他更多是當作故事聽,但現在有人告訴他,這不是故事,而是真的,這讓他怎麼能不吃驚?

“什麼殷商遺民?”

房玄齡等人連忙說道。

殷商?那可是距離一千多年的朝代,怎麼會有遺民?

“武王元年,周武王趁商紂王派攸侯喜率十萬大軍,遠征東夷國內空虛之機,親率大軍偷襲商都朝歌,在牧野一戰定鼎,紂王戰敗自焚,於是周替商成為華夏第三個王朝。

但自此之後,攸侯喜和他的十萬大商軍團卻消失了,歷史當中再無他們記載。十萬人就此人間蒸發,這成為一個的歷史迷案。”

李世民呢澀聲道。

“這怎麼可能?”

不管是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都是滿臉震驚。

但他們都是博覽群書之人,這件事確實有著明確記載,那可是當年殷商最強大的十萬大軍啊。

要是有這些人在,武王還能有機會推翻殷商?

“陛下,那現在怎麼辦?”

房玄齡沉聲道。

如果真的存在殷商遺民,那就是和大唐同根同源的的民族,雖然分離上千之久,但那可是十萬大軍啊。

軍中必然不缺少工匠和讀書人,那這些人如果到了新地方,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那大唐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面對這些人?

“不必理會,我們的計劃不能停止,上千年相隔,可能早已發展出不同於中原的文明,甚至可能連文字和語言都不相同了。”

“要是真的遇到,儘量和平相處,最好能將其國內的智者帶回大唐,朕很期待同源同種的民族再相隔千年之久後,再次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