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間四月天,桃花落盡換新顏。

已是四月的太白山頂上,還帶著絲絲寒意,與山下的熱火朝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今日是太白書院招生的日子,本來能有個千餘人就不錯了,但看著山下如同螞蟻的人群,姬松確認自己低估這個時代讀書人對任何一個機會的執著了。

“今日會招收多少人?”

李世民目光有些複雜地看著山下的學子,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這裡面絕對有不少好苗子,但由於世家把持晉升途徑,他們就只能年復一年的等待著機會。

太白書院招生的訊息傳遍大唐精華地區之後,早就有人將書院的情況挖掘的底掉兒。

當然了,這也和姬松故意讓他們知道的原因,他就是想將一些人挖掘出來。

就是明擺著告訴你,你不是自負才學嗎,不是整天恨沒有機會嗎?

現在好了,機會就在眼前,就看你敢不敢來了。

隋末戰亂十餘年,不知道多少人死去,又有多少才學之士被埋沒。

這次能挖掘出多少人,姬松也不敢肯定,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將訊息傳遞出去。

站在李世民身後的姬松道:“按照計劃只有三百人,但看樣子有些少了。”

確實少了,現在就山下的人就不下兩千人,就算去除濫竽充數的,也有不下千餘人。

這麼多學生就取三百人,等會兒不出事才怪呢!

“這麼大的書院,你竟然只招收三百人?”李世民不可思議地指著山下諾大的書院說道。

隨著他的手指看去,山下一片龐大的建築正在樹蔭中若隱若現。

作為教學的區域,更是有著三處佔地二百餘畝的面積,這麼大的地方就算同時教授千人也是綽綽有餘。

姬松苦笑道:“不是不想招,而是真的沒那麼多合適老師啊!”

事實也卻是如此,姬松準備的師資力量只有不到五十人,就這裡還包括那從南方回來的十幾個學生。

他們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再去海上,姬松也理解,這是個人的意願,早就知道有這一天,他也沒有失望!

畢竟人各有志,沒必要強迫。

每條道路上都會有人退出,也有人加入,至於選擇的是對是錯,那隻能用時間證明了。

走了這十幾人,姬氏學堂內又加入了上百人,他們此時已經隨著姬青他們出發了。

這是計劃好的探航第二階段,都朝著南海而去,按照計劃,這次的時間有半年,到時不管到哪裡都必須返回。

不然,就算完美完成計劃,也不會再有出海的機會,這是姬松給這些少年的嚴令,沒有任何情面可講。

在瞬息萬變的海上,不聽指揮就是最大的犯罪,絕不能有半點姑息!

除了這十幾人,剩下的都是在大唐各自學術領域有著非凡成就的學者。

有些是被姬松高薪請來的,但更多的是被老李綱拉來的。

不然姬松可沒有這麼大的臉面請他們來。

“陛下,這不是房子大不大的問題,您是看過書院教程的,這裡面很多學問在大唐根本就找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