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二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這才有了聯合眾多勳貴去南方造船的舉動,姬松更是將自己最得意的幾個學生也派了過去。
但是,在他接到皇家管事上奏的,關於那些海商對大海的描述時,還是感到了震撼!
原來,海上航行竟然還有這麼多困難,恐怖的海難,暗布大海的礁石,擱淺,疾病等等,都說明海上生存的不易!
要是沒有其他人來到大唐也就罷了,大家都一個樣,好好在陸地上生活不好嗎?
非要跑到大海這個人類從未真正認識的陌生領域去冒險?但現實是已經有別的國家或商人正源源不斷來到大唐。
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唐的航海技術已經落後於別的國家了,這讓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唐情何以堪?
特別是在瞭解到在海上航行是需要海圖的,大唐竟然除了自家沿海附近的地圖,什麼也沒有。
最詳細的竟是青州到遼東的海圖,但這根本就沒用啊!
他不是沒想過去強買那些海上的海圖,或者一不做二不休,將他們的搶來就是了。
但現實是殘酷的,當有人告訴他這些海圖都是那些人的家族,以自己獨有的符號和暗語寫成的,別人根本就看不懂。
這讓他息了走捷徑的路子,海圖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的,那些人的海圖那個不是經過數十上百年不斷完善後的傑作?哪是自己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海圖的事情他先放下了,但其他的事情必須馬上,立即就開始準備。
這才有了勳貴集體南下窮搜造船人才和工匠的事情,他們已經在明州開始準備,但想要出結果至少得幾年之後。
隨後又去了其他幾處作坊看了看,這些大部分都是見過的,大唐此時最大的造紙作坊就是皇家的,比這裡大多了。
加上去年姬松上奏的‘流水線’做工模式,現在工人們的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不管是兵器作坊,還是盔甲等戰爭物品的打造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今日的事情對他們三人的觸動很大,原來只要給百姓們一個沒有人打擾的環境,沒有隨意欺壓的官府,再提供一個讓他們將物品賣出去的途徑,他們就能爆發出讓人震驚的活力。
六孃的作坊他們看了,沒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非要說的話,就是規模很大,剛才也說了,這樣不但會惠及百姓,使得他們能夠賺到額外的收入。
還能極大的降低物品的成本,讓物品的價格更加低廉,這就很好了。
現在很多百姓都扯不起一匹布,要是能降低價格,那將是惠及萬民之舉。
六姑本來想要讓姬松他們吃完飯再走的,但此時幾人都沒有吃飯的心思,就婉言拒絕了,姬松更是連連保證今後一定常去。
這才讓六姑放過他們,姬松知道這是六姑對他感激的一種回報方式,就是覺得不給自家侄兒做些什麼心裡不踏實。
所以,往常不管是她送來什麼東西,姬松都非常高興地接了下來,從來不推辭。
因為要是推辭的話,一是顯得生份了,二是為讓六姑更加的內疚。說不定漸漸地會疏遠了也說不定。
姬松對這些事從來都是謹慎的,姬家能有現今局面不容易,他不想讓族人們再次離心,所以,有時在細節方面姬松都很在意。
更是對家裡的管事們再三交代不可怠慢了,否則嚴懲不怠!
onclick="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