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朝會大亂鬥(第2/2頁)
章節報錯
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這都是最基礎的。劉邦是底層官僚起家,知道民間疾苦,更是採用黃老學說無為而治。
就是說,不要讓官員整天去打擾百姓生活生產,只要繳了稅,和正常的徭役,百姓們基本上一年到頭,都和官員不打什麼交道。
甚至為了地方豪強大族魚肉百姓,獨創了漢朝獨有的陵邑制度,將這些人全部遷到自己正在修建的皇陵附近,就近看管。
於是,在這種無為而治下,短短六十餘年,漢朝國力大盛,這才有了之後的武帝北伐匈奴的基礎。
隋文帝楊堅有所不同,除了輕徭薄賦之外,施行嚴格的戶籍制度,解放被奴役的大量無地貧農,現在的均田制就是他的傑作。
這使得隋朝中期,全國能夠統計的人口達到了漢朝鼎盛時期的五千多萬。糧食更是多得在大唐建立二十年之後還在使用。
但不幸的是,遇到隋煬帝這個急功近利的敗家子,使得中原漢民族再次受到重創,直到唐朝最鼎盛時期,都沒有恢復隋朝的巔峰人口。
不管怎麼樣,這兩位在開國之初,都是極為剋制的,哪有像李淵這樣直接放飛自我的。
........
繼續聽著房玄齡的工作報告,姬松昏昏欲睡,直到一聲大喝,讓姬松一個哆嗦,立馬就清醒過來。
看到前面有些混亂,姬松就想看看熱鬧,但很快就被侍殿御史盯上,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可能是大佬們在幹架,小弟們不敢炸刺,姬松周圍安靜的可怕,好像擔心被大佬們盯上似的。
聽了一會兒,這才知道是程妖精這貨在問為什麼將士們的兵器盔甲還不更換,讓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將士們穿著破爛與敵軍廝殺。
問房玄齡是不是將這些錢財給貪汙了,不然怎麼會沒有。
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遇到這麼個攪屎棍,文臣們哪能幹休,一時間整個朝會都亂糟糟的,直到侍殿御史出現這才安靜下來。
就在姬松以為沒戲可看的時候,又有一位跳了出來,一看,呵!還認識。
原來是魏徵這個文臣中的異類,武將眼中的狗屎站出來了。開口就是為民請命,希望朝廷能夠開放糧倉救濟因突厥南下造成的流民,陛下也應該節衣縮食,減少支出,以作天下表率!
李世民眼皮直跳,這是將矛頭指向自己了嗎?但是為了在天下人面前維持良好形象,還是捏著鼻子將這事忍了下來,保證之後就裁減宮廷用度。
這下好了,有了這兩位帶節奏,文臣武將兩方就開始了別開生面的現場撕逼。其言語之犀利,辭藻之華美,完全體現了華夏民族語言文字之美。
各種罵人不帶髒字的話語,在諸位大臣口中飛濺而出,讓姬松看的大開眼界又是目瞪口呆。
文臣們指責武將窮兵黷武,不知民生之哀艱。武將則指著文臣鼻子罵他們無能。
什麼?民政是你們的拿手本事,做不好就說明你無能,關老子什麼事?俺們這些大老粗,只知道打勝仗,物資,軍械,糧草不夠用,是你們這些整天坐在公舍文臣的事。
李世民在上面直頭疼,對於文武對立之事,早就由來已久。武將們只有打仗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文臣們要的是民生富足,最好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自己這時候才有些佩服父皇和大哥的那些權謀平衡之術,但是想到他們此時的關係,要是知道這事兒,還不知道怎麼笑話自己呢!
強打起精神,用力咳嗽了幾聲,這才讓眾人知道還在皇帝面前,趕緊各歸各位,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不是我的樣子,讓姬松差點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