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雨欲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六月末,李世民罷黜天策府。
到了七月,李世民大體掌控朝局,以原秦王府護軍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又以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候大將軍,算是徹底掌控了京城的兵權。
之後更是在朝堂上大肆安插親信,任命長孫無垢的舅舅高士廉為侍中,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瑀為左僕射,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
朝廷任命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右僕射,還任命從前的天策府兵曹參軍杜淹為御史大夫,中書舍人顏師古和劉林甫為中書侍郎,左衛副率侯君集為左衛將軍,左虞候段志玄為驍衛將軍,副護軍薛萬徹為右領軍將軍,右內副率張公謹為右武候將軍,右監門率長孫安業為右監門將軍,右內副率李客師為領左右將軍。
到了此時,不管是軍隊還是朝堂都換上了李世民自己人,就算李建成此時復出,恐怕也是無力迴天。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
這日是應該被歷史銘記的一天,就在這日,李淵頒佈制書,禪皇位於太子李世民。
李世民再三推辭,李淵不應。
初九,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關內地區以及蒲州、芮州、虞州、泰州、陝州、鼎州六地免除租調兩年,其餘各地免除徭役一年。
李世民繼位之後,很快就顯示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頒詔外放宮女,減少宮廷開支:“為數眾多的宮女,被關閉在幽深的宮苑之中,值得哀憐。應當經過揀選,外放宮女,讓她們分別回到自己的親屬身邊,聽憑他們嫁人。”
宮人聞之,跪地大哭,以謝皇帝仁德。
之後,封長孫氏為皇后,總領後宮事物。
李世民稱帝之後,平陽公主李秀寧,就此辭去潼關守將職位,回到長安公主府內,閉門不出,只是時常進宮陪伴已是太上皇的李淵。
也不知道李世民安的什麼心,在徹底掌控朝政之後,不時地給李淵塞女人,李淵也是一一笑納,來著不拒。
李世民端坐太極宮之上,躊躇滿志地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但一道八百里加急,使得他稍微放鬆的心神再次緊繃起來。
原來當初,稽胡酋長劉成率領部眾向梁師都投降,梁師都聽信讒言,卻將劉成殺掉。
也因此事,他的部下互相猜忌,有許多人前來投降。
梁師都逐漸衰弱,未免被唐覆滅,便去朝見突厥,替突厥出謀劃策,勸說突厥進犯大唐。
關於南方漢人朝廷的政變,頡利也是有所耳聞,加上樑師都等人的勸說,也認為此時正是一個機會。
於是,頡利可汗與突利可汗合謀,二人匯合兵馬十多萬人侵犯涇州,一路上勢如破竹,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抵抗,再加上兵強馬壯,讓倆人信心大增,很快就兵進武功,長安城頓時大亂,京城戒嚴。
正所謂:志得意滿未得時,胡兵南下烽火事。
一朝長安烽煙起,秦王勇武赴單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