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帥!”

...

十幾息過後,整方戰場全部被一干鐵騎成八方之勢給圍了起來。旋即那八位衣著相當的領頭人,縱身飛離戰馬,直接躍到“邙山鬼王”的對面,納頭便拜。

“拜見吾皇!吾等救駕來遲,還望吾皇贖罪!”

“邙山鬼王”嘴角狠狠一抽,隨即立即收起了一張陰沉似水的臉,轉而變成了一副和顏悅色之相。“哈哈哈...都起來吧!區區兩個毛賊而已,竟然連本座的八部天王都給驚動了。該殺...實乃該殺...”

幾人似乎沒有聽出“邙山鬼王”的弦外之音,一個個滿含笑意地道謝一聲,將視線移到了被鬼卒陰兵群包圍起來的丁勉與完顏烈的身上。

“就這兩個不知死活的毛賊,也敢冒犯吾皇天威,端的是不知死活!”

“嘿!原來是兩個陰司的陰將啊!吾早就想對陰司出兵了!只要吾皇一聲令下,彈指間吾便可拿下那幽州城...”

一干身著黑雲怒蛟袍的騎兵之王,冰冷地掃視著丁勉二人,眼神之中皆是嘲諷與不屑。

“嘶...直娘賊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哪來這麼多鬼王?難不成現在的鬼王都這般不值錢了嗎?”

在對方掃視著丁勉的時候,丁勉也同樣在掃視著他們。

這些身著黑雲怒蛟袍的騎兵之王,無一例外,全部都在散修鬼王之境。這讓他一顆戰意凌然的心,轉瞬間便跌至了深谷。

怪不得那邙山鬼王有恃無恐的敢謀劃地府,單是這八位鬼王的強大陣容,便足矣令整個地府陷入一片永久的混亂之中了。

《河間鬼王、成都鬼王、楚郡鬼王、長沙鬼王...我怎麼從來也沒有聽說過他們?這些鬼王不可能是籍籍無名之輩,按理說這等鬼雄在暗衛閣那都是掛的上號的人物,可為何我從來沒聽崔鈺提起過他們?是不知道,還是...?咦...等等...河間、成都、楚郡、長沙、趙郡、汝南...這些封號我貌似在哪裡見到過?嘶...這些鬼王的封號與那史書中記載的八王之亂,近乎如出一轍,難不成是他們?》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想不到那天晉八王死後竟然全部修成了鬼王至尊,並且還被邙山鬼王收為了麾下。呵...不知該說是那邙山鬼王的悲哀,還是天晉皇朝的悲哀了...”

完顏烈心如死灰地與丁勉對視了一眼,“呵呵...進之!我們今日恐怕是在劫難逃了!一個大魏皇朝的開國君主,居然與天晉皇朝的八反王攪和到了一起,還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嘖嘖嘖...便連我也沒有想到,堂堂一位大魏開國君主,竟然會與熬死他奪了他大魏江山的天晉大帝的後世子孫,攪和到了一起。看來那邙山鬼王對天晉大帝的恨意,還真不是一般的大呢!”

八王之亂,可謂整個古華夏曆史上最令人痛心疾首之事。若不是八王之亂的內耗,也不會發生五胡亂華之事。那個年代比之現在的十國,還要動盪、還要黑暗!戰爭、飢餓、迫害,將整個古華夏族群直接推到了瀕臨滅絕的邊沿...

自天晉武帝昇天而去,外戚楊駿擁立白痴太子司馬衷即位,史稱天晉惠帝。立武帝的皇后楊氏為皇太后,惠帝的老婆賈妃也升級為賈后。

武帝臨終前命令汝南王司馬亮前來託孤,但是姍姍來遲的汝南王亮直到楊駿給武帝出 殯的時候才來到洛陽城下。楊駿好不容易到手的權力怎能容別人分一杯羹,就派遣禁衛軍關上城門,命令汝南王亮立即返回許昌,不準弔喪。汝南王亮為人膽小,不敢爭辯就回去了,至此楊駿取得了單獨輔政的地位。

楊駿平常為人刻薄,老臣都不買他的帳。楊駿也知道自己討人嫌,於是他準備對文武百官都官升一級來籠絡人心,並自封為太傅大都督,使自己擁有軍政合一的大權。

這個馬屁卻拍到了大臣們的馬蹄子上。大臣們竟然沒有領情的,反而群情激憤,認為老皇帝剛死就給臣子無功升官,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楊駿對此非常惱火,從此朝政議事也不通知眾大臣,自己說了算。

楊駿大權在握,趕緊安排他的親信把持要職,讓外甥段廣任散騎常侍,把握機密,私黨張劭擔任中護軍,指揮禁衛軍,劉豫擔任左軍將軍,文鴦擔任東夷校尉,執掌正規部隊。無論朝政大小,都自行決定。奏章先自看,再交付惠帝和太后,眾大臣怨聲載道。

惠帝的妻子賈后本來就是個不安分的人,她對把持朝政的楊駿和婆婆楊太后非常憎恨,時刻準備著想辦法剷除楊氏集團。正好有個楊駿的親信叫做李肇,因為辦事不力而被楊駿斥責,跑到賈后這裡訴苦。賈后就和他秘密商議如何除掉楊駿。李肇提議勸說近在許昌的汝南王亮出兵反叛,結果汝南王亮怯場不敢答應,正巧楚王瑋在旁邊做客,聽到這個陰謀後大力支援,答應儘快出兵。

到了第二年春,楚王瑋秘密領兵來到洛陽,悄悄地通知了賈后,當晚賈后就寫了道詔書,宣告楊駿謀反,跑到惠帝那裡要求籤字蓋章。惠帝馬上同意發兵征討楊駿,賈后就派李肇拿著詔書前往楚王瑋的營地命令進攻楊駿。

楊駿的外甥段廣還在宮中,突然發現四周都是楚王的旗號,知道大事不妙,趕快跑到惠帝面前說道:“楊駿受先帝託孤,盡心竭力輔佐朝政,而且他沒有兒子,怎麼會造反呢?請陛下明查!”惠帝這樣的白痴當然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段廣對牛彈了半天的琴感覺沒效果,趕快跑回到楊駿府上報信。

楊駿聽說楚王瑋造反了,就召集親信商量對策。親信建議燒掉城門製造混亂,然後趁機去禁衛軍營地準備反攻。楊駿竟然以蓋城門花費很大,燒掉了不好重建為理由拒絕這個建。親信們一聽這個平時道貌岸然的傢伙居然說出如此弱智的話,頓時全部昏倒。一鬨而作鳥獸散。

楚王的軍隊沒費什麼勁就攻破了楊府,把楊駿的一百多家丁僕人全部殺了個精光,就是沒找到楊駿。後來走到馬廄發現草料堆在瑟瑟發抖,士兵們喊了兩聲沒人答應,就拿戟往裡面亂刺,只聽的幾聲慘叫,把屍體拖出來一看正是白天還飛揚跋扈的楊太傅。

楊駿的那些親信,如三楊的其他兩楊、段廣、張劭、劉豫、文鴦等都連同妻兒老小數千人就地正法,

賈后就準備趁機除掉楊太后,讓親信寫了幾封書信,上面寫著“救太傅者有賞”,落款是太后,把書信綁到箭上四處亂射,然後拿著書信大喊“太后造反啦!!大家快去殺太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