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旭對丁勉這手凝氣成“劍”,喚雷助戰的本領,倍感驚奇。真正的儒門之人,在整個南唐幾乎兩手便可數出。

他還從未與儒士真正交過手,故而在見到丁勉的手段後,自當是見獵心喜。雖然丁勉不是其對手,但是能逼迫的對方捉襟見肘,他的目的便達成了。

“噗嗤…”

丁勉身影一晃,再次被李東旭狂轟在地。

“哈哈!好一個浩然正氣劍,就衝你是儒門中人,老夫今日便放些水,不至於讓你太過難堪”

李東旭傲劍挺立,極具威懾的雙眸中隱隱閃過一絲快慰與讚賞。心神爽快、揚眉吐氣之餘,丁勉在其心中的分量,亦是一再拔高。

身負佛門功法,儒門神通,又兼之心性堅若磐石,如此玉坯,倘若精心雕琢,日後定是塊絕佳美玉。一念至此,敷於四尺長劍之上的驚人青芒,也隨之暗淡不少。

丁勉擦了擦嘴角溢位的血跡,再次站起身行,此時覆於他體外的金鐘氣罩近乎透明,八個斗大的“卍”字元文,早已不知所蹤,而其手中的“三尺光劍”儼然只剩下了半尺。

仙道九境,一境一重天,李東旭恰恰身處仙道第三重,神關之境。而丁勉只是初入誦經境的佛修,隔著兩層境界,能堅持至此,已是不凡。

此時的丁勉,完全是靠著驚人的毅力,強撐至現在。境界之差,恍若天塹,然則其內心深處的不屈不撓,卻可跨越天塹,讓他無視境界等級的差距,浴血而戰。

&nbsp佛修九境,誦經,鍛體,金剛,坐禪,枯榮,舍利,蓮花,金身,明王…

分別對應仙門九境,入雲,抱元,神關,陰神,陽神,天罡,沐雷,金身,仙主…

仙門主流煉氣,側重法,對體魄之道卻是率性而為。

佛重煉體,由外而內,金身臨體,識化舍利,涅槃重生。

光劍雖縮,其一身煌煌浩然之意,卻隨著詩文意境的遞進,而逐漸攀至頂峰。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丁勉聲嘶力竭的大喝一聲,艱難的操起消退如筆的光劍,筆走龍蛇間,攜滾滾天雷之勢,緩緩向李東旭逼近。

其勢之神聖,仿若昔日空腹講道的孔聖,雖飢腸轆轆,然其一身貫穿星河的浩然真意,卻是發人深省,崇意頓生。

“叮…”

這一次,丁勉僅僅只是倒退了五六步,便相對笨拙的穩住了身行。

非是他突然之間變強了,而是李東旭手中的神通忽然收回了些許,再兼之丁勉秉承太白劍仙欲戰欲強的詩詞劍意,這才不複方才狼狽之相。

“哈哈…再來!”

李東旭似乎被丁勉的豪情萬丈深深感染了,當即長劍順勢一抖,劍若青龍神舞、勢如山崩之烈,只奔丁勉而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丁勉傾盡渾身氣力,全身精氣神瞬間臻至頂峰,隨即嘶吼一聲,一往無前的迎了上去。

“叮…”

“轟…”

此刻,李東旭被丁勉破釜沉舟的一擊,硬生生逼得倒退了三四步。

而丁勉一副被神通掏空的身體,卻是再也扛不住外力的侵擾,“噗通…”一聲,直接癱坐在地。其僅剩半尺的“氣劍”,也在此時鑽進了他體內。

滾滾雷聲頓時戛然而止,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浩然真意,也在此時如嫋嫋升起的炊煙般,眨眼間便消失於了天際。

“好!好!好!”

李東旭負手而立,一連說出三個好字,這才止住了情不自禁的激動。而其一雙威嚴無雙的眸子,卻是一直盯著癱坐在地的丁勉,臉上欣賞之色絲毫不加掩蓋。

“呼…多謝前輩手下留情,不然今日的李府,恐怕要成為我以後的長眠之地了…”

丁勉咧嘴一笑,毫不在乎自身狼狽之相。敗在自己老丈人手下,又有何顏面掃地之說?

同時,一番艱難困苦的神通對戰,讓丁勉心中隱隱升起了一種揮之不去的危機感。

他雖不知李東旭究竟修煉到仙道何境,但是卻可以參考對比。論氣勢與威懾,李東旭不及燕南天、九尾妖狐所化美婦、甚至是易天行半籌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