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丁勉自金鐘融體後,短時間內發掘出的第一個佛門神通 ,金剛護體功。

煉至大成,可將八枚“卍”字元文嵌入妖龍之魂,組成八龍護體陣,演化成《金剛般若真鑑》中記載的一部頂級神通 : 《八部天龍護體功》。

當然,此時的丁勉只不過是剛剛踏足佛門的一書生而已,離此差了不知幾萬裡。

“你?” 寧溪海眼見長劍被阻,遲疑片刻,隨即手腕一轉,側身向瓊花公主繼續刺去。

“啊…”,電光火石間,瓊花公主的胸口便被寧溪海刺了個對穿。

只見寧溪海手中長劍不知何時泛起了一層乳白色光暈,陣陣黑氣從瓊花公主胸口散出,後者手臂瞬間暴漲,一隻漆黑利爪迎著寧溪海的面門便抓了過去。

“桀桀桀…你們都要死…” 瓊花公主面部登時扭曲成了麻花,一時之間四周頓時狂風大作,眨眼之間她頭頂上方便形成了一方巨型藍色漩渦。

寧溪海心神大駭,長劍迅速抽離,而後腳步交錯,身體騰空旋轉,落到了瓊江亭臺階上。

“星光攜陰,鬼王大劫!”

上方的張繼輕嘆一聲,“你本不應激怒她的!”

“世伯,您苦心勸導她多年,她可曾曉得感恩?如此鬼物日後定會禍亂人間,南唐百姓豈不因此而遭難!家師常常教導我,要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我雖肉體凡胎,但亦曉得為儒之道,哪怕將一身青血灑在這寒山寺下,我也在所不惜!”

寧溪海倒提三尺青鋒,一副大義凜然之姿。隨即話鋒一轉,將目光轉向目瞪口呆的丁勉,“反倒是這小子,助紂為孽,枉讀聖賢之書,天下士子的臉都被他丟盡了!”

張繼聞之,苦笑著搖搖頭,剛剛升起的一絲希冀之心,也隨著瓊花公主鬼王大劫的到來而跌落低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丁勉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昔日投筆從戎之時,張繼的老上司李雁北再三叮囑,日後若不再出仕,一定要去瓊花寺歸隱,那裡曾承載著李雁北祖父一生的寄託。

寒山寺原名瓊花寺,瓊花公主生前與天隋皇朝的左武衛將軍李渾(李雁北之祖父郎情妾意。

就在李渾攜戰功歸來欲要向天隋帝皇請賜天婚之時,不承想伊人竟然消香玉折,成了爭權奪利中的犧品。

李渾私下招集了若干異人志士,偷偷從皇陵帶出了瓊花公主屍骨,將之平葬到了寒山之坡。至此,一莊以墓園為基的瓊花寺降臨世間。

而那兩件佛寶便是李渾從日薄西山的迦樓寺“請”來的,一為《金剛般若真鑑》,一為琉璃紫炎珠。

《仕女踏春圖》也是出自他之手,喻為時光如梭,美人依舊之意,而這瓊江亭下正是瓊花公主埋骨之地。

瓊花盈盈眺烏江,幾度相思幾載殤。

此去關山徵北齊,夢迴神都斷夕陽!

天隋末,“李氏當為天子”一說傳出,李渾難逃厄運,為湯帝所斬,李氏一族三百四十七口唯李雁北被僕人帶走僥倖逃脫。

後,龍雀皇朝立國,李雁北出任江南鹽鐵三司使,識得儒將張繼,病逝之時,將祖志拜託於張繼。

張繼失官,遊歷於此,詩性大發,一首《楓橋夜泊》傳遍大江南北。

寒山因此而聞名天下,瓊花寺正式更名為了寒山寺,張繼也為此入寺為僧,枯坐三十三載。

小人無信,君子重諾,若非如此,張繼也不會被列為地府陰曹人選。張繼本身便已跨入大儒之軀,對於佛經之道,重意而疏法。

他雖知道那兩件佛寶的存在,卻並未有絲毫佔為己有之心,倒是白白便宜了丁勉這廝。

自古寶物多靈性,尤其是佛寶,更是擇大慈之輩而認之。

單憑這一點,丁勉在他心中的高度便非普通儒生所比擬,再加之丁勉山門前的那番高義,著實讓他心生歡喜。

品行過關,就是不知當危險臨身之際,這人的心性如何了,畢竟高談闊論乃天下士子通病,而真正知行合一的儒生卻是少之又少。

寧溪海此人雖然文武全才,然,功利之心太過露骨,他可以勝任陰差之位,卻並非最佳人選。

自古舉賢不避親,可若是有人比寧溪海更適合陰差之職,即便寧溪海是他好友的得意門生,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另選他人,這是他做人的準則。

“呃…”,正在丁勉心神放鬆之際,一隻宛若樹根的巨手,剎那間勒住了他的脖子。“桀桀…我說過,您們都得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