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窮追不捨(第1/4頁)
章節報錯
劉達率領大軍進入陳留已是五日之後。
李整斬殺張邈,奪佔陳留,又斬殺敵將劉詳,有大功,由校尉升為將。
吳白斬殺於夫羅也有功,但目前之功還不夠升為中郎將,只能先記功在冊,待再立新功後合併獎賞。
此時張超已經將其兄張邈安葬,劉達應允臧洪所請,讓張超出城離開。
“此去不知何日可再相見,府君一路保重!”
臧洪送出城外,與張超道別。
“子源有幸,擇得明主,超賴子源之恩,得保族人生全,此去南陽,與君恐是永別,珍重!”
望著張超帶領族人離去,臧洪含淚揮手。
“子源,東郡無主,你當速去。最近我總是夢到蝗災之景,只怕今年會是個大災年,你到了東郡當開墾荒田,勸民耕桑,積蓄糧食,以備災飢。北面袁冀州,你亦須有所提防,勿讓其兵南下。”
臧洪回城,劉達對其撫背囑咐道。
東郡自陳宮呂布之亂後,太守逃走,郡丞戰死,如今正無人主事。
“使君放心,洪知東平屯田之舉,使民得利,府庫滿盈,回去便募民開荒屯田。北面袁冀州使君亦可寬心,其必不會舉兵南下,即是舉兵南下,洪必會以死相拒。”
“子源如此言,我可安心,去吧。”
送走了臧洪,劉達整兵準備向雍丘進發。
因滿寵尚未到任,陳留暫由李整屯守。
劉達以太史慈和吳白領一萬兵為前軍,自率三萬大軍隨後出發,向雍丘而去。
袁術沒料到劉詳的五千兵馬,最後竟只有一千多人逃回,其餘非死即散。
面對劉達四萬大軍向雍丘而來,袁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無奈和惶懼。
他的部將此時又分為兩派,主退派和主戰派。
仍然是以劉備和蘇和為首。
“劉達連連得勝,兵勢正盛,我們當先避其鋒銳,暫退入陳國陽夏。其若繼續追來,則其兵疲,糧草難繼,彼時再戰,方可能勝。”
劉備說的也有道理。
不說劉達兵力多己兩倍,單是劉達最近得勝之勢,就算只有一萬兵馬,恐怕都能戰勝袁術的兩萬兵。
有時氣勢比兵力更重要,勢盛則兵強。
“劉備,你屢次避戰,是否與劉達勾結,欲叛降劉達?”
蘇和指著他質問。
劉備豎耳怒道:“哼,我若降劉達,在高唐時早就降了,彼時劉達許我以東郡,我亦拼死突圍而走。本欲往襄陽依劉荊州安身,是袁將軍將我留下。袁將軍若不信備,請讓備回荊州依就景升,求得身安。”
“玄德,我如何不信你呢!你所言確是有理,只是我若一味避戰,恐怕會讓人笑話,說我乃無膽之輩。劉達來勢洶洶,我亦知與其相戰勝之不易,可若是不戰而走,豈不讓我這些將士寒心了。”
袁術出來圓場,他心裡其實是既不想戰,又不想退。
戰則難勝,退則失威。
糾結啊!
“將軍,劉備既然要回荊州,如今我大軍皆出,南陽無人留守,不如讓其回南陽募兵徵糧,為我大軍補充兵糧。”
蘇和見劉備處處與他作對,此時只想把他支走。
劉備一聽,這個建議正合己意,忙道:“回南陽便回南陽。”
袁術頗為猶豫,讓劉備回南陽是解決他與蘇和二人矛盾的一個辦法,只是劉備如果與劉表相通,恐怕南陽就不會再為自己所有了。
然而再轉念一想,自己這次出來,不管勝敗,根本沒有打算再回南陽之意。
南陽雖為大郡,卻為四戰之地,無險可依。
南面劉表與自己為敵,若到時劉達從北面攻來,或者劉達與劉表兩面夾擊,自己便會毫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