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臧洪拒叛(第1/2頁)
章節報錯
“父親,李乾和李整我已召回,李典屯守在東平的五千人馬也已召回,留下王朗將軍,還有李乾父子二人,統領一萬人馬屯守昌邑,又有父親親自坐鎮,應無問題。張邈等人如若敢叛,父親只須堅守昌邑,達兒自會領兵回援。”
劉達對父親劉岱說道。
“我料張孟卓不敢叛我,他若敢叛,我必親自斬了他。”
劉岱頓時豪氣十足。
“父親堅守昌邑城即可,勿要出戰。”
“文弘放心,我自有主意。”
父親這麼說了,劉達也不好再勸。
劉達本來準備要遍發各州的檄文最後只發給徐州各郡,主要是怕曹操藉此機會出兵,到時自己會比較被動。
檄文發到徐州各郡,希望各郡守相能夠望軍而降,這樣自己可省心些。
留下李乾和李整,還有王朗將軍,統領一萬人馬屯守昌邑,劉達親率大軍近四萬人,旗鼓遮道,浩浩蕩蕩地向徐州出發。
于禁率領五千人馬為前軍,呂虔率領三千人為後軍,劉達自統中軍,太史慈和周尋、吳白、李典相隨左右。
此刻,徐州東海郯縣州牧府內,頭髮花白,年已六十二歲的陶謙,手裡正拿著檄文,愁眉不展,嘆氣道:
“劉達親率四萬大軍向徐州而來,你說該如何?當初我就不該同意你之所提,讓闕宣去劫佔泰山,現在好了,闕宣與張闓俱為兗州所擒,誣我謀反之罪,你說該如何抵擋?”
對面的曹宏臉上微有驚懼之色,他沒想到兗州動作會這麼迅速,這才剛剛擒了闕宣和張闓,立刻就出兵來了。
但人家已經領兵來了,後悔也沒用,他鎮定了一下說道:
“將軍勿憂,兵來將擋,劉達率四萬兵馬而來,咱們徐州亦有兵馬四萬,何懼於他。將軍可親率大軍至傅陽,另遣將軍呂由率一萬人馬屯守陰平,兩地成守望之勢,即使兗州大軍來到,咱們亦可將其擊退。”
陶謙看著眼前這個自己倍加信任之人,又嘆了一聲:“也只能如此了,唉……如若曹豹當初未辱劉玄德,吾有曹豹將軍在,又有劉玄德與其部下關羽張飛兩員虎將相助,今日又何懼於劉達。”
死了曹豹,跑了劉備,對陶謙來說,確實是一大損失。
當下,陶謙派將軍呂由率領一萬人馬屯守陰平,自己統率三萬人馬進守傅陽。
傅陽縣在彭城國境內,與東海國的陰平縣相距數十里,兩縣可以算是徐州的門戶,劉達如果想攻佔徐州,首先就必須要攻佔這兩縣。
而此刻身在青州的曹操早已獲報,說是劉達親率四萬大軍征討徐州。
他緊急找來荀彧和戲志才等人商議,絕不能讓劉達佔了徐州,尤其是琅邪。
“劉公山真有好兒,其兒率四萬大軍出征徐州,而其留一萬人馬坐守昌邑,可謂是坐享其成啊。”
曹操對劉岱有一個能幹的兒子感到羨慕不已。
自己的長子曹昂現在才十七歲,就算有二十歲,肯定也不會有劉達這樣領軍治政的能力。
“其留一萬人馬,不過是為防著陳留張邈等人,將軍與張孟卓有舊,東郡的陳宮又曾為將軍之吏,將軍可使此二人挑起兗州之亂。兗州一亂,劉達便無法繼續在徐州用兵,將軍同時可派人與陶謙聯絡,就說將軍欲助其擊退兗州之兵,然後趁此機會奪佔徐州。”
戲志才搖扇輕笑道。
“這倒是妙計,陳留太守張邈和濟陰太守吳資向來與劉岱不和,不服其統,若有陳宮從中挑說,其必乘機合謀奪取兗州。只是東郡太守臧洪,頗得劉岱之恩,未必會與之相合。”
荀彧贊同戲志才的計策,不過如果臧洪不與他們合謀,他們未必敢反叛劉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