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徐州之後呢?”

劉岱也學會了思考,自己的兒子肯定有更長遠的謀劃。

“若天下安,父親立此大功,便可入朝為三公。若天下亂,我們便繼續討逆止亂。”

劉達的話讓劉岱一片聯想,三公之位,不錯,如果自己真的立下討逆之功,三公之位自然不在話下。

而若是繼續討伐下去,將來……封王也是有可能的。

眼前的劉達,是自己唯一的兒子,他的東西便是自己的,自己的東西也便是他的,父子倆已經是同心同命。

自己現在的壯武侯,就是靠兒子爭來的。

壯武侯只是一個縣侯,而如果是郡王,這得是多大的榮耀啊。

劉岱目前只敢想到郡王之位,皇帝之位他還不敢想象。

“不過徐州現在兵馬眾多,尤其是陶謙的丹陽精兵,你可有把握能討平徐州?”

劉岱現在不再想該不該討伐徐州,轉而開始想怎麼樣去討伐徐州了。

“咱們舉王師之旗,奉討逆之命,何愁徐州不平?”

劉達答道。

“唔,你說的有理,到時我要親征徐州。”

劉岱突然間英雄氣迸發。

劉達頓時無語:“討伐徐州由達兒領兵去即可,兗州更需要父親坐鎮啊。”

劉岱一想也是,自己的老窩可得守住了,哈哈一笑道:“那便依你之言,哈哈哈……”

解了劉岱之惑,又說服了他,讓他支援自己之後,劉達便一邊籌措糧草,一邊等著趙雲的訊息。

話說趙雲和洪方率領兩千人馬,向泰山費縣急行。

不過就算他們一路急行,進入魯國境內之後,斥候便回報說徐州賊眾果然湧入泰山一路劫略,百姓四處逃難,賊眾如今已經抵近費縣。

竟然真如將軍所言,只是將軍也料不到賊眾動作會如此快。

趙雲加緊行軍,待趕到泰山郡的南武陽時,費縣令吏見賊眾勢盛,已經和華縣長吏一樣,棄城而逃了,城也因此為賊眾所佔,城中百姓慘遭賊眾劫殺。

“賊眾有多少人?”

趙雲捕獲一個從費縣逃到南武陽的縣吏,向他問道。

那名縣吏哪裡見到賊眾,只是聽說賊眾快到的時候就逃出城了,此時被問,急忙回道:“有上萬人,到處都是人,見物就搶,見人就殺,我若逃慢一步,便也死在惡賊刀下了。”

說著他還哭了起來,彷彿憶起慘境,不勝悲痛。

不過據斥候所報,賊眾大約有五六千人,其中似乎還有徐州軍馬。

“趙校尉,怎麼辦?”

洪方問道,他只是為副,要聽趙雲的軍令。

趙雲肅言道:“進軍,到費縣城下,與賊約戰。”

“咱們只兩千人,賊眾上萬人,是不是派人回去向將軍請求援兵啊。”

洪方聽到賊眾有上萬人,心裡稍有些怵。

“咱們兩千人足夠了。”

趙雲率領人馬出了南武陽,向費縣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