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謝趙校尉。”

兩人興奮地接過黃金,以前對趙雲的種種不滿不服全都拋到九霄雲外,現在可以說是真誠的心服口服了。

比武已畢,酒也已喝完,劉達讓眾校尉軍侯散去,只帶著太史慈和趙雲回到軍中大帳。

在自己的這些將領當中,劉達最最信任的人,就是眼前這二位了。

一個是救過自己的人,一個是自己救過的人,而且都是勇猛又講信義之人,算得上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了。

在劉達的暗示下,太史慈讓軍帳中其他人出去。

三人坐定之後,劉達說道:“前兩日徐州的探卒回報,說是下邳有個叫闕宣的人聚集了五六千人,還自稱為天子。如今糧食新收,百姓家裡頗有存糧,我擔心他們會入兗州劫略……如果他們真敢入我兗州,必定會在泰山的華縣費縣一帶。子龍,我已與使君商議,想讓你率領兩千人馬,到泰山費縣去,若是他們真敢來,你務必將其擊退。”

“諾。”趙雲拱手應道。

劉達雖然非常信任太史慈和趙雲,但有些事也不能明著和他們說。

比如自己想借這個機會出兵攻打徐州。

因此在說辭上只是讓趙雲去擊退賊眾,不能讓他防患於未然,得讓闕宣他們進入兗州地界才行。

至於闕宣會不會如歷史一樣進入泰山劫略,劉達不確定,但是以目前的環境來看,他們應該還是會來的。

陶謙任丹陽老鄉笮融為下邳相,讓他督泗水漕運,負責運送下邳、廣陵和彭城三郡之糧。

笮融放縱擅殺,不但將漕運的收入全部歸入自己囊中,甚至會以假罪殺掉運貨之商賈,將貨物據為己有。

而又在下邳大起佛寺,每次浴佛則施酒飯於道,長達數十里,來觀佛就食的百姓多至上萬人。

幾年前徐州谷豐廩實,關中不少流民湧入,現在陶謙親信任用曹宏和笮融等人,徐州漸亂,百姓生活艱難,流民無食,也就聚眾為賊了。

以劉達的猜測,陶謙並不會剿滅闕宣等人,反而會與他們勾結,想要利用他們來禍亂兗州。因為兗州劉岱與袁紹是一黨,而陶謙與公孫瓚是一黨,徐州和兗州算是敵對關係。

陶謙或許還會讓屯兵在陰平縣的將領張闓,和闕宣一起進入兗州劫略。

“另外,據探卒回報,徐州陰平守將張闓與賊首闕宣頗有來往,我怕他們相互勾結,到時若真是如此,闕宣與張闓俱入泰山,你能將他們二人擒獲最好,若不能,斬得首級也可,皆是大功一件。”

劉達接著說道。

“將軍放心,若是他們敢來,雲必將此二人活擒。”

“將軍,賊眾有五六千人,如果徐州守將亦與之相連,咱們只派兩千人馬去,夠嗎?”

太史慈想到了兵力的問題,不由問道。

其實這個問題劉達也想過,可是他又怕派的兵多了,會讓闕宣或陶謙等人探知訊息,因而不敢進入泰山劫略了。

闕宣那些臨時聚起來的流民只是一群烏合之眾,而青州軍經過數月訓練,戰力已經不是黃巾軍時那樣,兩千人馬對付這些賊眾應該綽綽有餘了。

劉達剛要回答,趙雲卻已先答道:“夠了,賊人入我地界,若見我軍兵,其心必懼,雲有信心擒得賊首。”

“好,子龍,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最好是待他們佔取華縣後,向費縣行進的時候你再出兵,於半道截擊。”

“諾。”

劉達又讓人去把校尉洪方叫來,以趙雲為正,洪方為副,率領騎兵五百,步卒一千五百人,即刻向泰山費縣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