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鮑信之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果然如於禁所料,劉達只一說,劉岱就同意了。
命于禁率領三千人先行,劉達率領一萬人馬隨後出發。
話說王渠帥率領六萬壯卒在內的近二十萬黃巾經過富成縣,進入濟北國境內,在距鮑信大營十里外安營。
數次派人請戰,然而鮑信皆不應戰,只是據營而守。
直至聽聞高陽和柳渠帥兵敗,王渠帥一狠心,下令士卒輪番攻營。
不過攻城不易,攻營也不易,營寨壘壁深溝,雖然沒有城牆那麼高大堅固,但憑黃巾戰力要想攻破也不容易,畢竟營裡有一萬士卒,其中還有不少是泰山精卒,以弓弩擊退身無甲冑的黃巾攻勢。
連攻數日,黃巾死傷了近萬人也沒有攻破大營,此時又聽聞劉達率兵前來,其先鋒于禁率領三千人馬已經抵達二十里外。
王渠帥連忙集聚各位營帥商議,此時他們已經知道柳渠帥戰死,高渠帥降了漢軍後被留在壽張。
“渠帥,漢軍劉少君極善用兵,且詭計多謀,高渠帥和柳渠帥十五萬人也敗於漢軍,憑咱們六萬人能頂得住嗎?不如咱們也降了吧,聽說周營帥和許營帥降了漢軍後還當上了將軍,仍然率領一萬人馬。”
有一位營帥說道,他也想如周尋和許德一樣投降後當將軍。
可是王渠帥和他想的不一樣,王渠帥想到的是高陽的處境,他可不想自己也像高陽一樣被禁在壽張城裡,隨時可殺。
“降什麼降?劉達只帶了一萬人馬,不足為懼,等我們攻破鮑信大營,再攻破盧縣,據城堅守,任他劉少君有再多人馬也難以攻破盧縣。”
盧縣是濟北國郡治所在地,盧城三面環山,只有西北面是平地,因此易守難攻。
王渠帥是想佔了盧縣,就不怕劉達的漢軍了。
“渠帥,可是咱們能攻下盧縣嗎?”
有營帥想到了這個問題,你易守難攻,難道人家就不易守難攻了?
“鮑信一萬人馬在此,盧縣僅有二三千人守城,咱們五六萬人,難道還攻不下嗎?如果咱們五六萬人守城,你們說,要多少漢軍才能攻得下盧縣?”
他這麼一算,眾人就覺得有可能了,紛紛點頭贊同。
也因此,在探卒來報說于禁率領三千漢軍已行至十里外時,王渠帥下令一營人去擋住于禁,另派兩個營同時向鮑信大營發起強攻,不管損失多少人,務必一舉攻破,然後向北前進。
劉達此刻率領大軍尚在二十里外,斥候回報說于禁向黃巾逼近,黃巾命一萬人抵擋,兩軍即將接鋒。
“呂司馬,你率領兩千人,輕軍速往相助,我率大軍隨後即到。”
為了賣于禁一個人情,或者說是還鮑信一個人情,劉達命呂虔率領兩千人,輕軍急去協助於禁。
他相信憑于禁的三千人也能打敗黃巾一萬人,但為了表示自己是真心來救助鮑信的,所以要給他增兵。
所謂輕軍並不是不穿甲冑,而是沒有輜重糧草隨行,純粹只有作戰兵士,可以快速行軍。
一般都是大軍在後,而前面情況緊急,便會派出輕軍急往。
就像歷史上劉備逃離荊州,曹操擔心他會去佔了江陵,因此命曹純率領五千騎兵輕軍急追,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終於在當陽追上劉備,也因此保住了江陵。
于禁助鮑信解圍心切,探知黃巾只有一萬人馬來擋自己,也不等劉達大軍,直接率領三千人就往黃巾攻去。
于禁統兵法令嚴明,以法御眾,雖然平時不太得士心,但是士卒上陣皆不敢退卻,無不奮勇向前。
又乘著新近大勝之勢,而黃巾普遍對兗州漢軍有畏懼心理,聞名喪膽,兩軍僅僅相接片刻,黃巾幾乎是一觸即潰,紛紛敗逃,又恰逢呂虔率領兩千援兵殺到,黃巾大敗,死傷過半。
王渠帥得知抵擋于禁的黃巾大敗,攻營更急更猛,增派了一營壯卒上去,就像是不要命的一樣,瘋狂而攻。
營內的鮑信得知劉少君率軍來助,于禁的先行軍甚至擊敗了黃巾一萬人,正向攻營的黃巾殺來。
面對瘋狂攻營的黃巾,看著自己計程車卒一個一個倒下,鮑信不由心中一陣哀嘆,這些黃巾真是不要命了!
如此下去,大營被攻破是早晚之事。
果然沒過多久,營門即被攻破,黃巾不斷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