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你們在鉅野退兵,你領兵斷後,行軍嚴整不亂,今日又被你伏擊,知道你是個人才,就此死了可惜,不如降了,將來拜將封侯也不是不可能。”

劉達不但覺得周尋是個人才,想要收為己用,而且如果他降了,還會動搖黃巾軍心,帶動更多黃巾來降,兗州之亂就容易平了。

“少君所言極是,丈夫在世,當帶七尺之劍,步昇天子之階,助平天下之亂。你若助劉使君平了兗州之亂,功勳莫大,朝廷必有重賞。”

太史慈緩緩收箭,慷慨而言。

可是周尋和劉達一樣,是個寧死不降的人。

“呵呵,劉少君,你未免也太低看我周尋了,我豈是會降之人。”

“你走吧。”

劉達知道眼前之人和自己一樣,是個寧死不屈的人,這樣的人值得他劉達敬佩,也不忍心殺掉。

“少君……”

李整聽說要放走黃巾首領,想要勸說劉達,卻被阻止了:“放他走。”

周尋開始有點意外,後來一想,劉達在鉅野能放走兩千多俘虜,為什麼不能放走他。

看來這劉少君還真是個仁義之人,可是他殺起人來卻又毫不猶豫,周尋沉思著一時呆了,刀仍橫在脖子上,待他把刀放下,再看向劉達時,卻見他已騎坐在白馬上,太史慈和李整在馬旁跟著,向樹林外走去。

此時樹林外的黃巾已經被漢軍打退,周尋往樹林外望了一眼,心想漢軍之悍勇,憑黃巾之卒不可敵啊!

他長嘆一聲,提著刀向樹林深處走去。

于禁等人殺退黃巾之後,正在四處尋找劉達。

他們找到了阿福的屍體,以為劉達也和阿福一樣死了,正在瘋狂翻找地上的屍體。

李乾則是在找他的兒子,嘴裡一直在喊著:“整兒,整兒。”

就在於禁和張峻等人尋找無果而絕望的時候,忽然見到了騎著白馬,從樹林裡出來的劉達。

“少君,你怎麼樣?”

張峻看見了劉達身上的血汙,連忙撲過去問道。

“我沒事,趕快把傷者帶上,撤回大營,黃巾雖然敗走,只怕他們會有更多援兵到來。”

見到了劉達,于禁的心也放下了,他帶著自己未受傷計程車卒負責殿後,由李乾負責收集傷者。

劉達下馬,讓太史慈扶著來到阿福的屍體旁,看著滿身傷口的阿福,忍不住淚流而下,哽咽言道:“他身上的這些傷,都是為我擋的,沒有他捨身相護,我劉達今日恐怕已經死了,我要把他帶回去厚葬。”

眾人心生悽然,少君果然有情有義,對一個役卒都如此對待,難怪阿福會甘願為他擋刀了。

吳白牽了一匹馬過來,對劉達說道:“少君,快上馬走吧,阿福我們會帶回去的。”

劉達點了點頭,太史慈把他扶上馬,他卻望著地上阿福的屍體說道:“把他放上來,我親自帶他回去。”

太慈史又抱起阿福的屍體放到劉達馬上,然後騎上自己的白馬,護在劉達身邊。

劉達在馬上環視一眼,見傷者太多,行走會很緩慢,如果黃巾再追來,肯定跑不掉。於是派人急馬回去,讓劉岱派呂虔率領五千人前來接應。

而吳白張峻和李乾,無不受傷染血,簡單包紮止住血之後,都尚能行動。于禁身上雖也受傷,卻只是輕微之傷,並無大礙。

劉達帶出來的這五千人,除了之前李典帶三百人護送傷者回去之外,如今能回去的,僅剩兩千餘人,其中有近半是傷者。

于禁率領身上無傷或輕傷能戰的五百人,走在後面,他讓人把戰鼓都收集起來,嚴整行軍,擂鼓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