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將?借兵?跟誰借?”

劉岱發出三連問。

“父親,如今兗州州軍只有王朗一位將軍,只是王朗將軍善守而不善攻,若是想要擊敗黃巾,就必須有善攻之將。”

“東郡太守曹操麾下有一員猛將,叫曹仁曹子孝,是曹操從弟,父親可寫信給曹東郡,讓他把曹仁將軍派來,助我們擊退黃巾。”

“另外一位名叫于禁於文則,泰山鉅平人,如今正在鮑濟北軍中,我也不知道他現任何職。不管他現任何職,此人有大將之能,有了他,擊退黃巾勝算便會大增,希望父親寫信給鮑濟北,借來此人。”

“同時,父親也要把東郡東武陽的陳宮,還有東阿的程立召來相助,此二人在兗州頗有名,有他們相助,則會帶動許多兗州豪族的支援,這股力量非常之大。”

劉達認為劉岱會敗,最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得到兗州地方勢力的支援。

人都有從眾心理,有名的人都支援的人,他們也會跟著支援。

劉岱靜靜地聽著劉達說完,問道:“曹仁和陳宮程立我都聽說過,這于禁是何人卻從未聽聞,不知文弘是如何知曉此人?此人到底又有多大能力?”

劉達微微笑道:“剛才達兒已說過,父親若是信我,就照我說的去做,于禁是否有能力,等他來了便知。”

“唔,說的也是,可是這兵如何借?如今各郡防備黃巾,定然是不肯借兵來的,萬一黃巾入郡,他們可就無兵守城了。”

劉達笑道:“現有兵不能借,可讓他們徵調壯丁,東郡、陳留、濟陰,還有山陽郡,可讓此四郡每郡急速徵調三千人,遣來昌邑,我們進行強訓,便可拉到陣前。”

此次大敗,劉達估計沒有損失一萬也會有七八千人,如果不徵新兵,光靠兩萬人馬,則萬難戰勝黃巾。

雖然徵來一萬二千新兵,面對三十萬黃巾卒來說仍然是微乎其微,但是人數上有了一些寬裕,人馬調動起來也容易些。

他對擊敗黃巾雖說沒有十成的把握,但如果一切照他計劃順利進行,也有七成把握。

劉岱想了一會,才說道:“也只好如此了,姑且試試吧。”

“還有嗎?”劉岱又問道。

“再給我準備七百領鎧甲,和二十輛戎車。”

多了不敢說,七百領鎧甲還是有的,二十輛戎車也容易弄,劉岱點頭答應:“可以。”

他不知道兒子劉達要怎麼做,只知道靠自己已經不可能擊退黃巾,現在只能靠兒子來幫他了。

他修書幾封,分別派人送給曹操,鮑信和程立。

曹操現在在東武陽,陳宮正在曹操帳下行走,所以要召陳宮,須透過曹操。

劉達則是帶著阿福,又叫上別駕王彧,去拜訪山陽太守袁遺。

袁遺字伯業,是袁紹的從兄,此人頗為平庸,託著袁家的關係才當上山陽太守。

可是不管如何,人家也是一郡太守,劉達想用山陽郡人,還是得先去拜訪一下山陽府君,表示一下尊重。

聽說刺史之子來訪,袁遺忙出府門迎接。

簡單廢話幾句之後,劉達說明來意:“達此次來訪,除了希望袁府君儘快徵調三千新卒護衛兗州之外,還想讓袁府君領達去拜訪一個人。”

“不知劉少君要拜訪何人?”

“滿寵滿伯寧,曾任郡督郵及高平令,想必府君知道此人吧?”

滿寵這個人,十八歲就當了督郵,可見此人家族在山陽的勢力非同小可。

有了他相助,便是有了他家族相助,這背後的力量才是劉達目前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