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房中三日,除了心情急躁之外,劉達已經是休養得精神抖擻。

他一路小跑,來到王朗大營外。

營門卒報入,不久就看到王朗親自出來迎接。

“不知少君找我何事?”

王朗拱手道。

事情緊急,劉達開門見山的說道:“借兵,給我兩千人馬,一千也行,我去救我父親。”

王朗一下子愣住,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少君說什麼?借兵?”

“不錯,借兵。”

劉達肯定地說道。

王朗這次聽清楚了,不過他沒有直接答覆,笑呵呵地說道:“少君,請到營中敘談吧。”

說著把劉達讓進營中。

進了大帳,坐定之後,王朗才開始問道:“少君說要去救使君,不知使君有何危險?”

劉達覺得自己剛才太急躁了,微微一笑,慢聲說道:“王將軍,你是明白人,想必你也清楚使君此次出兵勝算有多少。”

王朗有些意外,仔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反問道:“少君以為勝算有多少呢?”

劉達淡定下來之後,心思明朗了不少,笑道:“若是王朗將軍統兵,勝算可有三成,如今王將軍留守城中,勝算便是一成也沒有了。”

王朗哈哈一笑:“少君為何把徐立將軍想得如此不堪,如此說來,若是由朗統兵,勝算亦是一成不到。”

“其實,我對此戰勝敗已不在意,我在意的,只是我父親的生死。如今昌邑城中有三千郡兵守城,王將軍手中有五千兵馬,若是願借我兩千,達與父親將永念將軍大恩。”

劉達起身對王朗拱手道。

“少君請坐,漢軍只有兩萬五千人,即使我給少君兩千人馬,亦是三萬不到。據說黃巾卒有二三十萬之多,只不知少君如何憑這兩千人馬救回使君?”王朗問道。

劉達徐徐坐下,說出自己被困房中三日想出的計劃:“將軍若願給我兩千人馬,再多給我些旌旗戰鼓,我待兩軍交戰之際,率軍揮旗擊鼓而出,讓黃巾以為各郡援軍已至,從而振我軍威,懾敵之心。如此漢軍即使不勝,也不至於會慘敗,將軍以為呢?”

“哈哈……”王朗大笑道,“雖然可算一計,只是,就算我給你兩萬人馬,恐怕也不會湊效。這樣吧,我給你一百騎兵,想要多少旌旗戰鼓都可以。”

劉達愕然:“一百騎兵,那夠什麼用?”

“兵馬雖然在我手中,但無使君調令,我也不可擅動。實不相瞞,使君臨行前叮囑過我,無論如何,我城裡這五千人馬都不能動。我給你一百騎兵,已經算是違抗軍令自作主張了。”

劉達突然明白了劉岱的意思,劉岱知道此行兇多吉少,留著王朗和五千人馬在昌邑,主要是為了保護妻兒。

而且袁紹的妻子如今也在昌邑住著呢,萬一他們戰敗,黃巾來攻打昌邑,昌邑得能守到援兵到來才行。

一百騎兵,一百騎兵也好過沒有。

劉達又對王朗拱手道:“既然如此,多謝王將軍了。另外,將軍能不能再借我一領鎧甲?”

他突然覺得自己的要求沒完沒了。

可是沒辦法,既然要上戰場,怎麼也得身穿鎧甲吧。

王朗笑道:“沒問題,只不知少君幾時出城?”

只有一百騎兵,很快就能追上劉岱大軍,明日再出發也不遲:“明日。”

“那朗明日便在此恭候少君。”

劉達告辭回到刺史府,立刻回房拿出長劍到院中舞練起來。

他身材不算粗壯,卻也雄偉,力氣不小。

以前的劉達喜歡練劍,劍藝還算可以。

只是沒有與人廝殺過,也不知道上陣殺敵會不會有用。

劉達也想過自己很有可能會和劉岱一起戰死沙場。

但是俗話說的好,富貴險中求。

風險越大,獲利也就會越大。

如果失去劉岱,讓他單獨在這亂世發展,那難度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