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極長的感言(第3/4頁)
章節報錯
並且到現在,許歲穗的資訊優勢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了。
換句話說,在將來的劇情中,她其實就是一個同樣有系統外掛,並且與魏長天有著近似卻不完全相同目標的重要角色。
......
第六個,李梧桐。
李梧桐的劇情我其實是改了一點的。
她跟許歲穗不一樣,我寫到她離開奉元時就知道將來一定很不討喜。
不過我還是想為她說兩句。
其實她不是蠢。
她的一切動機都是為了“大奉”,那個名義上的大奉。
保全大奉的重要性要超過魏長天。
所以她才會做了一系列看起來很蠢的決定。
怎麼說呢......
站在上帝視角,不管是魏長天也好、李岐也罷,甚至是任何一個其他人對於奉寧兩國的局勢都看得比她明白。
但這其實也意味著在其他人心中,“大奉”這個國家並不是最重要的。
魏長天就不必說了,他其實根本不是多麼在乎大奉亡國與否。
李岐真正看重的不是名義上的“大奉”,而是國家的尊嚴。
只有李梧桐一個人是想拼盡全力避免大奉亡國的。
因此她幾乎把所有能放棄的都放棄了。
各位讀者老爺的評論我都看了。
有人覺得她不可救藥,有人覺得她是個半點作用沒有的廢物,有人覺得她愚蠢至極,有人覺得乾脆把她寫死算了。
其實我還真的想過要不要把她寫死。
不過最後想想還是算了。
甚至我還把她的結局改的比原定的更好了一些。
指的就是魏長天在最後還是允許李岐在建昌府復辟大奉。
雖然只有一州之地,但大奉終究沒有在名義上亡國,也算是他為李梧桐做的最後一件事。
至於李梧桐立下的那個“他每曾殺過一人,我就救一人”的志向,其實也代表著李梧桐在經歷過這麼多事情後的轉變。
總之,李梧桐的劇情到這裡就算結束了。
後面即便再出現應該也是大結局。
......
以上,就是對第六卷幾個重要人物的解釋。
長篇網文其實都有一個通病。
為了推動劇情,就必須要不斷有新人物出現。
但為了照顧讀者的情緒,正面人物又鮮有退場的。
這就導致人物越寫越多,最後大都不了了之,甚至寫到最後連作者都要忘了還有這麼一個人了。
我不太喜歡這種寫法,但又不可能人人都給太多篇幅。
就像有個書友說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