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四帝(第3/3頁)
章節報錯
或許心中會有,但臉上卻不能流露出來。
這是為帝王者最起碼的能力。
“......”
燭火明亮,滿桌素齋豐盛,然而幾乎沒有動過筷的痕跡。
視線自宋玉棠身上收回,呂鴻基看了眼掛在牆上“人生哪有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的對聯,再次緩緩開口說道:
“好,既然如此,那我便先說說吧。”
“如今奉寧兩國已知曉了我等欲出兵掠其境土的訊息,亦已停止了內亂。”
“此事是從何處洩露的眼下已無關緊要,但還是希望諸位皆能好好查一查......”
“......”
之後的一個時辰,四人便在這小小的齋房裡議論著即將到來的戰事。
當然了,此戰涉及之事頗多,肯定不可能是一個時辰便能議論完的。
但四人畢竟是皇帝,所以只要確定一下大體的戰略便夠了,剩下的自有四國將領謀士再進行更為細緻的商討。
而如果把他們這次“龍禪寺議事”的內容大體總結一下,那基本就是四點。
一。
大乾與大回各出兵六十萬,共計一百二十萬人自西邊進攻新奉;
大覺出兵六十萬,季國出兵二十萬,共計八十萬人自北邊進攻大寧;
四國總共出兵二百萬,後期戰事如若需要還可再加。
利益分配方面則按照出兵人數等比劃分。
二。
因戰線較長,後勤補給或許會出現不及時的情況,所以此戰採用“以戰養戰”的方式進行。
每掠得一地後便奪其糧草,原地補充輜重。
另外,為防止已佔領區域出現小規模擾襲,破壞大軍前進步伐,因此對佔領區域執行“全面清蕩”。
但凡修行之人,不論其是否為兵,發現後一律就地擊殺。
包括所有“違抗”大軍命令之普通百姓。
三。
考慮到奉寧兩國已停止內亂,因此不宜再給其太多喘息時間。
故將發兵時間提前,從此前的正月末提早到正月中旬。
準確來說,是元宵節後的第二天,正月十六。
四。
整場戰爭需要速戰速決,最長不可超過一年。
四國大軍在戰事初期將各自為戰,一邊從西往東打,一邊從北往南打。
根據此前的估計,雙方差不多將會在半年至八個月後會師於大蜀。
而此戰結束的標誌便是......
蜀州城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