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整體計劃(第1/3頁)
章節報錯
比國庫只多不少......
坐在回去的馬車上,魏長天腦海裡還在反覆著這句話。
他當然不知道如今大寧國庫有多少銀子,但是想必絕不會少。
好傢伙。
富可敵國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了吧!衛顏玉這才是真正的富婆啊!
不過這倒是也證明了另外一件事情——
錢確實不是萬能的。
最起碼這麼多銀子並沒能保住許士興的命,也沒能保住冀州。
將銀子轉化成“戰鬥力”無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很明顯當時留給許家的時間並不足以完成這個轉變。
這個道理對眼下的蜀州來說也是一樣。
雖然有了錢,但蜀軍的戰力並不會因此就得到突飛猛進的進步。
只能說是具備了前提條件而已......
“楚兄,明天你就安排各州的共濟會將這些銀子陸續兌出來,暫時先兌三成。”
扭頭看向楚先平,魏長天安排道:“兌成現銀後直接就在當地招些工匠什麼,我們給路費讓他們來蜀州建城。”
“同時散出訊息去,但凡願意遷至蜀州長住的百姓,我們給錢給地,無所謂是誰,只要來的我們一律歡迎。”
“還有,多給同舟會撥些銀子,讓他們想辦法勸寧永年提高賦稅......連續經歷幾次大亂,如今又逢戰事頻起,大寧國庫必定空虛,寧永年應該會答應。”
“......”
一樁樁一件件,魏長天很快就圍繞著這筆“橫財”開始做下一步的部署。
雖然他前世不是學經濟的,但即便只是憑藉著粗淺的經濟學常識也能明白這樣一筆鉅款如果在短時間內擠兌會產生什麼影響。
寧永年一定會察覺到異樣,甚至有可能會強行暫停掉所有錢莊的銀票兌現“業務”。
到時候這些銀票也就跟廢紙沒區別了。
所以他並沒有操之過急,準備暫時先陸續兌出三成,剩下的七成等以後需要用的時候再說。
而除了這件事,魏長天還充分考慮到了“通貨膨脹”的問題。
要知道即便只有三成的數額那也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這樣多的銀子如果統統拉回來,僅憑一個蜀州的“經濟體量”是根本不可能吃下的。
就好像有上萬億美元突然湧入了一個非洲小國的市場,那將導致的結果絕不是經濟繁榮,而是飛速的通貨膨脹。
所以魏長天才需要在各州當地就消化掉兌出來的銀子,換成實實在在的勞動力和物資,然後再補充進需要飛速擴張的蜀州。
銀子本身並沒有價值,它所能換來的東西才有價值。
“......”
不得不說,魏長天的想法雖然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大體上的方向確實是正確的。
楚先平也明白這一點,但他明顯考慮的還要更為深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