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大敵將現(第3/3頁)
章節報錯
而魏長天倒也樂得如此。
不管許歲穗啥時候有下一步動作,自己此次來懷陵的目的都是為了拖延寧永年回大寧。
既然現在後者不動,那他肯定也不會動。
耗著唄,反正越拖對自己越有利。
就這樣,你不動我不動,懷陵的局勢竟然因為秦正秋的兩次現身而陷入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不過大寧那邊卻就不是這般平靜了。
魏賢志沒有白瞎兒子的一片苦心,終於在十一月十一,前世購物節這天完成了“登基大典”的一切準備工作,將寧文均一舉推上了龍椅。
不管以後寧永年能不能奪回皇位,最起碼從今天開始寧文均便是大寧法理意義上的皇帝了。
在盈豐盛“平穩糧價”的威脅下,大寧三十六州當中有二十八州都明確表示承認寧文均即位的“合法性”,其中甚至包括雖然名義上仍歸屬大寧,但實際上已經分裂出去的蜀州和陽州。
而至於沒有表態的那八個州府......
很明顯,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他們是打定主意要站在寧永年這一邊。
並且這裡面便有蜀國“東伐”路線上的下一個目標,與陽州相毗鄰的倉州。
倉州是寧永年的“鐵桿州”,不僅是皇后的老家,更是那個被魏賢志一掌拍死的刑部尚書顧子勝的大本營。
顧家雖比不得被滅之前的柳、許兩家,卻也是一等一的大世家,在倉州已紮根數百年。
雖然顧子勝和在京城的族人眼下都死了,不過倉州卻仍留著不少顧家之人。
他們肯定不可能承認擺明了是魏家傀儡的寧文均,因此早已做好了抗爭到底的準備,只等蜀軍前來進攻。
然而寧玉珂卻根本沒管倉州,而是親率大軍向北去往安州,進而包圍了九南縣城,將六萬蜀州之戰的殘兵盡數圍困在城中。
從十一月初四,懷陵城和談。
到十一月十一,寧文均登基。
僅僅八天時間,大寧和大奉兩國便發生了諸多史無前例的大事,說一句天翻地覆毫不為過。
尤其是大寧,好像自打“柳魏之爭”之後就從未消停過。
柳魏之爭、冀州之亂、春龍之亂、奉寧國戰、原州城慘案、寧玉珂稱王、蜀州之戰、糧市大亂、寧文均篡位......
不到兩年的功夫,不僅“柳魏許”三大家族只剩下了一家,就連皇帝特麼的都換人了。
如此情況多麼厚實的家底也不夠折騰的,因此大寧的國力早已是羸弱到了極點。
就更別說險些就要亡國的大奉了。
所以......
天不可違,時不可失。
要知道“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可不光發動了奉寧國戰的李岐懂,不光設計屠光大奉五十萬精銳的寧永年懂......
就像是心懷“一統天下”之志向的帝王也絕不僅僅只有他們兩個一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