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東,青州府。

一家名為“三潤居”的茶館坐落在海邊不遠的小鎮上,來往之人大都是附近居住的漁戶。

聽說有天大的事發生,這些漁戶今日也不出海捕魚了,一股腦都往鎮上跑,想要聽聽到底出了何等大事。

有人來得早,有人來得晚。

因此鎮上為數不多的幾位“讀報先生”今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從早到晚已經把手中報紙來回讀了不知多少遍了。

不過無所謂,只要有銀子賺就行。

“稍安勿躁!各位鄉黨稍安勿躁!容老朽喝口茶潤潤嗓!”

一面喝著茶水,一面悄悄觀察著面前銅爐裡不停增加的銅錢。

當銅錢達到一個高度之後,穿著儒袍的老者便舉起報紙,再次慢慢讀了起來。

“咳!”

“天吉十五年十一月初四,節氣大雪。”

“京報首刊,朝局鉅變......”

“......”

月上枝頭,屋外寒風陣陣,屋內卻熱的很。

小小的茶館裡外都擠滿了人,人群每個幾十息便會發出一陣驚呼。

今天的報紙足足有七八頁,光是讀完一遍就要差不多將近一個時辰。

更何況老者時不時還等待人群議論完才能接著念,所以唸到最後甚至都已至子時了。

“各位鄉黨,報紙上說新皇帝許諾將會在十日之內平穩各州糧價哩。”

“還有南邊,說是也不會再打仗了......”

毫無疑問,當這兩句話說完,人群免不了又是一陣喧鬧。

南邊打不打仗這些漁戶不管,但寧文均許諾十日之內解決糧價問題卻是讓他們無比激動。

夜色翻騰,沸沸揚揚的議論聲又持續了差不多一炷香才慢慢停歇。

有人看到讀報老者已經將報紙折起,便趕忙大聲問道:

“先生!都讀完了?”

“還有甚沒讀的麼?”

“......”

“還有一事。”

透過人群縫隙看了看角落裡的銅漏,又轉頭望了望屋外的夜空。

在數百雙眼睛的注視下,讀報老者似是有些感慨的輕輕嘆了口。

“唉,各位鄉黨。”

“再有不到一個時辰便不是天吉年了。”

“新皇帝換了年號,打明兒起便是太初年......”

太初。

聽到這個新的年號,漁戶們紛紛面面相覷,明顯不明白其中意思。

不過讀報老者卻懂得這年號中暗含的雄心壯志。

太初渺邈,難得而詳。

人無定命,國無定運。

霸氣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