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不差。”

眯了眯眼,寧永年眼神中的驚訝慢慢褪去:“我差點便以為你真的傻了......怎麼?演下去了麼?”

“只是覺得沒必要再演了而已。”

平靜的搖了搖頭,李岐沒有半點“降君”該有的怯懦。

“寧永年,你是怎麼想的我再清楚不過。”

“如今魏家越發勢大,你的軍隊必須要撤回大寧。”

“但你又不甘心就這麼離去,所以便欲用這種手段來離間我大奉朝野。”

“哼,當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盤!”

“......”

幾句話,李岐便把寧永年的計劃完全點破。

而寧永年卻也不否認,反而還似笑非笑的點了點頭。

“是,我正是如此打算的。”

“不過你又能如何?”

“如今懷陵城中有我大寧十萬將士,不管你答應與否,城中之人終究都會死。”

“並且你還要白白搭上性命......”

“白白搭上性命?”

李岐臉上不見一絲慌亂與猶豫,譏笑著打斷道:

“寧永年,你我之間就不必說這些了。”

“你應該知道我的死有什麼意義。”

“......”

我的死有什麼意義......

當李岐說出這句話後,所有人都瞬間明白了其中含義。

是,不管李岐同意與否,寧永年都有能力屠城。

但如果李岐真的死了,那麼這次屠城的性質便會從“大奉放棄了懷陵百姓”變成“寧永年屠殺了懷陵百姓”。

到時候,即便大奉皇室不復存在了,但大奉百姓卻定會對寧永年恨之入骨,後者日後再想吞下大奉便無疑要付出更為巨大的代價。

所以,如果李岐不答應,寧永年其實大機率不會真的屠城。

而另一方面,如果“懷陵之盟”無法達成,那寧永年也大機率會把李岐直接殺掉、把李梧桐帶走,讓大奉最起碼在名義上暫時“亡國”。

這樣想來,雙方的博弈其實就很清楚了。

寧永年希望的是留下一個千瘡百孔、名存實亡的大奉。

而李岐的目的則正好相反——

哪怕自己身隕、大奉亡國,他也要保下李家的名譽、保下懷陵城這百餘萬人的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