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狄家的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永豐從二人的表情裡,也看出些端倪。
他急切的走到姜景爍身邊問道:“五皇子,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和我說說。”
姜景爍嘆息一聲,這或許就是外公能夠一直與黃永豐相交的原因吧。
黃永豐是寒門出身,家裡條件不好,但是他於讀書一途卻頗有天賦,因此成了全家的希望,為了不辜負其他人的期盼,他從小除了讀書就是讀書,也正是那個時候遇見了家族世代為將的顧鎮江。
也許就是因為彼此各方面情況的懸殊,形成了互補,反而成了至交好友,反正,緣分這個東西,說不清道不明。
“這個針對我外公的計謀,怕是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預謀了。因為,我看了幾封外公寫給你的信,字跡是他的,但是卻不是他寫的,因為上面沒有他的私印。關於外公的私印,他沒和你說嗎?”
“說過。但是好幾次阿江沒有印上去,第一次,我親自去問他,他還笑呵呵的和我說,邊境事多,有時候剛寫完信,事情就來了,所以就沒印,讓我記住送信的人就行了,他是阿江信得過的人。所以後面,他忘記的時候,又是親信來的,我就不過問了。後來,他在信上抱怨皇上對顧家不公,他心已死,想要投靠突厥,讓我一起投靠。我,我沒答應。但是我也沒有想過將阿江的事揭發出來。”
黃永豐當時並沒有覺得阿江奇怪,可是現在,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和他一起長大的阿江怎麼可能會叛變呢。
那個送信的人,怕是被有心的人收買了吧。
“還有一事,安樂鎮被屠之前,外公和你在一起,他急匆匆要走,你說你替他給父皇彙報,你彙報了嗎?”姜景爍突然想到這事。
“我當晚就去了。當時聽太監們說皇上在勤政殿批閱奏章,我就去了勤政殿,但是,我到那裡的碰見皇后身邊的太監,他說皇上身體不適,皇后正在照顧,問我有什麼事,他去回稟,我怕耽誤了阿江的事,就請他傳話。原本第二天,我還要親自向皇上分說,可是那兩天皇上龍體欠安,沒有早朝,直到阿江出事。”黃永豐依然清楚的記得當時的情況。
蘇素雖不知全過程,但是從這些片段裡就能明白,狄家的所作所為。
姜景爍嘆一口氣,無奈的看黃永豐,他是真的糊塗,但是,起碼他並沒有背叛這段友情,也不知道外公是否會後悔與他結識。
“你被狄家算計了,他們一早就佈置了這個針對我外公的計謀。臨摹我外公的字跡,收買他親信,只為了迷惑你,將你當成一個擊垮我外公的秘密武器。狄家的人藉口要幫助我外公來找你,也不過是為了方便混進來找那些信罷了。你可知,外公並非自刎謝罪,他是因為證據確鑿被誅,只是父皇對外,保留了他的名聲。而我母妃,竟然在還不知道我外公已死的情況自殺了。一環接一環,無非就是看我當時被父皇喜愛,顧家手握軍權,狄家忌憚,所以,設了這麼個局。這筆賬,不用多久,我就可以好好和他們算一算了。”姜景爍恨意綿綿,咬牙切齒的說。
黃永老淚縱橫,木然的跌坐在凳子上,他怎麼會想到竟是這麼個結果。雖然不是他主動把信給皇帝的,但是如果他機警一些,阿江一家又何至於此。
“豐老,事已至此,你也不必在難過了。”姜景爍看他傷心的樣子,到底不忍心,想想,還是勸慰兩句。
雖然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但是,在感情上,起碼他並不曾對不起顧鎮江對他的照顧與保護。
“五皇子,我能做什麼?你告訴我!我必須替阿江報仇,不然我還有何顏面去見他。”
黃永豐抹掉眼淚,透著一股決絕,堅定的看向姜景爍。
姜景爍其實並不需要他做什麼,自己想搞清楚的事情已經明瞭,也算是得償所願。
但是姜景爍知道,如果不給他一些動力,那麼他恐怕後面的路將鬱鬱而終,文人才思敏捷,同時,也愛鑽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