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鐵血是怎樣煉成的【第三更,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
…………
週六的時候,楊誠特地安排了一場內部對抗比賽,跟正式比賽一樣,都是上下半場90分鐘,只是楊誠打亂了一線隊的球員,混入一些青年隊和二隊的球員。
其中楊誠最關注的無疑就是托馬斯霠克、路易斯胡特和盧西奧的中後衛組合,他們所在的這一個隊取得了勝利,畢竟實力較強,但是防守方面卻依舊還是出現一些漏洞。
楊誠之前讓克里斯施密特把對抗賽錄影下來,加上之前幾場比賽的錄影,製作成了一段集錦,把托馬斯霠克給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讓他觀看了一段屬於他的錄影集錦。
“有什麼想?”等到托馬斯霠克看完了錄影之後,楊誠才開口詢問。
他是用一種聊天的口吻來跟球員談話,因為他不覺得球員犯了錯,畢竟每一名球員要從改變自己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融入到一個全新的防守體系中去,肯定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這就好像卡納瓦羅、薩穆埃爾等意甲後衛去了皇家馬德里,遲遲難以融入其中是一個道理。
托馬斯霠克說不上來,只是不住的點頭,本文字由啟航更新組無人提供但具體看出點什麼,無用言語來形容。
如果說之前他一直都是在球場上觀察隊友的話,那麼這一次他是以一種更為廣闊的視野來看待比賽,來看待自己跟隊友之間的配合。
“你的問題不僅僅只是跟隊友配合不夠默契,而是你對球隊的防守體系瞭解還不夠透徹,所以你才會在有些事情,跟隊友的判斷出現分歧,對吧?”
托馬斯霠克點頭,楊誠說得全對。
“我們球隊的戰術主要是建立在一個大前提下,就是集中,注意力要保持絕對的集中,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我都會要求每一名球員都以百分百的專注力投入比賽,而每一名球員,哪怕是防守球員,最先要考慮的是如何策應和接應隊友。”
在這個方面,托馬斯霠克做得中規中矩,但卻還是不夠大膽,因為他是以傳統的德式中後衛自居,平時甚至都不敢隨便壓上。
“而防守的話,我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延緩!”楊誠拿出了一張空白紙,在上面隨意畫出一個球場形狀,然後在其中畫下一片區域,恰好就是在對方半場,本方的中前場區域,然後重重的寫下延緩。
“我們球隊的中前場壓迫和逼搶,丟球后的就地反搶,看起來似乎是為了考慮儘快把球搶回來,或者是搶斷球后直接打成反擊,但是你想想看,中前場逼搶後斷球反擊進球的先例有多少?很少很少!”
“我們的就地反搶和中前場壓迫的目的,就是為了延緩,延緩對方的反擊!”這也是為什麼楊誠會對加圖索如此倚重的原因,他絕對是最能夠延緩對方進攻的攪屎棍!
接著楊誠又在身後畫下了一片區域,“前面有效的延緩了對方的反擊,身後的隊友就有寬裕的時間組織起防守體系,原本在進攻時失去位置的球員就可以回到自己的位置,彼此形成區域上的保護,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落位!”
“落位之後,控制住區域,彼此串聯,形成強而有力的防護帶,確保球門安全,儘可能的避免對方直接面對球門,這就是控制!”
托馬斯霠克聽了楊誠的這一席話,再看看他的這一幅實在很糟糕,但卻看得清楚的畫,結合剛才的比賽錄影集錦,他終於開始明白了自己的失誤在哪裡了。
首先就在於他的理念跟隊友的分歧,在球隊進攻的時候,他給予的支援度不夠大,不敢象盧西奧和凱爾那樣大膽壓上,因為他以前只不過是一個本分的中後衛。
其次就是在由攻轉守的那一刻,他最先考慮的是回撤防守,而不是站穩腳跟,佈下防守體系,這就使得他所鎮守的這一個區域很容易被對方形成突破點,畢竟當球隊陣型依舊保持前壓的時候,他的回撤就會導致防守體系的崩潰。
最後就是他對隊友的信任度不夠,偏偏,凱澤斯勞滕不管是在進攻還是防守,都要求球員彼此間信任、呼應。
“我知道,一時間要你接受這些比較難,慢慢來,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一定可以做到!”楊誠鼓勵的拍著林克的肩膀。
這名德國中後衛的實力算不上頂尖,但是他的意識、位置感和預判卻絕對是第一流的,再加上他的年紀、經驗和穩定性,一旦他融入球隊,一定可以讓凱澤斯勞滕的後防線直接上一個臺階。
小牛確實是好,但現實不是玩f,球員也不是那一大堆資料,是無計算的,因此還是需要一個成熟穩定的人來帶領才行!
…………
…………
從9月2日,羅馬尼亞打完預選賽後,基伏最先歸隊,之後陸陸續續的有球員先後迴歸球隊,但是象貝隆、德尼爾森等南美球員,以及那些在5、6兩日參加國家隊比賽的球員都要等到比賽臨近了才能夠回到球隊。
為此在8日客場挑戰斯圖加特的比賽中,楊誠不得不排上一個較為殘缺的陣容,尤其是在中前場,他更是不得不排出德科、弗林斯和裡德爾的三中場,左路用奧吉格威,右路用代斯勒,前腰施奈德,前鋒克洛澤的組合。
斯圖加特雖然也受到了國家隊的影響,但到底是主場作戰,雙方經過了90分鐘的激烈比賽,最終打成了1:1平,施奈德為凱澤斯勞滕率先取得進球,但是下半場的斯圖加特打得更加出色,扳平了比分。本文字由啟航更新組無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