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暴利【第一更,求月票】(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從楊誠半年前回國成立飛揚科技後,到現在半年過去了,這家公司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在楊誠充裕的資金支援下,發展勢頭迅猛得令人乍舌。
單單只是從公司職員就可以看得出端倪,從最早的不到十個人,到如今已經達到了2百多人,多個研發、運營小組並存的規模,就足以看出這家公司的發展速度之快。
這裡面還有不少人都是陳希從國外重金禮聘回來的,他們都是因為在矽谷沒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才幹的機會,被陳希挖到了飛揚科技,這些人都親身經歷過國外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崛起,都親身體驗過那種震撼,所以他們更懂得怎麼去創新和創造。
楊誠除了親自安排下一系列未來幾年網路上走紅的軟體服務外,其他的公司管理都交給陳希負責,後者也不負他所望,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隨身碟的專利申請進行得十分順利,國內外佈局已經成型,以後如果誰要製造這種型別介面的隨身碟,就必須要支付一筆專利費給飛揚科技,而飛揚自己也在跟深圳的電子生產廠家合作,由他們來代工飛揚自己研發的隨身碟,目前已經即將進入市場銷售環節了。
還有象搜尋引擎、入口網站、聊天工具、下載工具、B2B的網路交易平臺,同時也成立了跟EBAY相似的B2C和C2C網路交易平臺,並且都已經初具雛形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推廣,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還是那句老話,咱們就缺錢!”陳希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跟老同學說話毫無顧忌。
整間辦公室裡就楊誠和陳希兩人,他們是推心置腹的死黨,所說的也都是這家公司的核心機密,也是關係著飛揚科技未來的發展勢頭。
楊誠對飛揚科技的發展非常滿意,雖然目前國內的網際網路剛剛起步,但是飛揚科技卻已經搶在所有企業之前推出,並且楊誠親自監督所有專案,他把最符合網際網路發展趨勢的元素都融入了這些服務當中去,使得飛揚科技所推出的服務都取得了廣泛的回應。
另外也不得不提到楊誠對飛揚科技的影響,畢竟有這樣一個絲毫不輸給國內任何一名頂級巨星的大牌老闆做後盾,飛揚科技很多專案根本不需要刻意推廣,只要稍稍透露訊息,立即就會有媒體進行跟蹤報道。
再加上楊誠跟葉文以及領導們的關係不錯,也得到了大力支援,使得陳希做起事情來,事半功倍,就好像這一次準備在高新科技園區買地的事情,走過場一下,大筆一揮,萬事搞定。
“錢我來解決,我會在未來一個月內,陸陸續續的轉入500萬美元……”
楊誠的話還沒說完,陳希卻已經目瞪口呆了,“500萬美元?”
“別這麼吃驚,夥計,這只是首期!”楊誠笑呵呵的安撫著陳希。
他最近在股市上倒是賺了不少,扣去那些投資在網路科技股上的資產,他目前全副家當大概有2000萬美元左右,半年內能夠賺這麼多,他已經非常滿意了,畢竟他可不是索羅斯等資本大鱷,他就想要發筆小財。
起初楊誠以為自己預先知道股市走向就可以縱橫無敵,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就算你知道未來股市的走向,也根本無法賺到多少,再加上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對未來的恐懼心理,雖然知道未來會是怎樣,但終究沒底,不是嗎?
楊誠這個人野心不大,他穩紮穩打的賺錢,雖說賺得慢點,但最起碼可以保證飛揚科技的發展需求,況且半年內翻個十來倍,這真的已經無可挑剔了。
“我陸陸續續的會再轉過來1000萬美元,我要你的做的,就是用我給你的這筆錢,儘快把公司所有的專案做起來,我有預感,在未來的幾年裡,中國網際網路會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和進步,不僅僅是國內,甚至包括亞洲等地區,我們都要迅速搶佔先機!”
重生的好處就在楊誠的這句話裡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換成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哪怕他眼光再怎麼超卓,都不可能說得象楊誠這樣肯定,但是楊誠卻可以,這就是差別!
“1500萬?恐怕做不到這麼多!”陳希苦笑。
搞網際網路絕對是天底下最花錢如流水的玩意,就靠這1500萬美元,完成國內佈局是綽綽有餘,但是想要紮根於整個亞洲,乃至範圍更大的地區,那就有些難度了。
“放心,這只是1998年的款項,接下來我會繼續追加投入!”楊誠顯得信心十足。
索羅斯等人在亞洲的搜刮還沒有結束,1997年只是一個開始,1998年的曰經股市和盧布大貶值才是真正的主戰場,楊誠肯定不會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
“你說得你好像自己在印鈔票一樣!”陳希嘀咕笑道,“說說,你怎麼搞來這麼多錢?”
楊誠搖了搖頭,“天機不可洩露!”
陳希啐了這個故作神秘的傢伙一口,但是他對楊誠卻是越來越佩服了。
“我可以保證的是,這些錢都是賺來的,而且我賺得心安理得!”賺曰本、印尼等國家的錢,他當然是賺得問心無愧了。
“好啦,我相信你,不管怎麼樣,你在歐洲那邊儘管放心,這裡有我幫你看著!”陳希心中有點感觸,他知道,楊誠在歐洲執教一支球隊也很艱難,還要在執教之餘兼顧著做點生意賺錢,一定是比他在國內要辛苦百倍。
“我相信你,兄弟!”楊誠笑道。
陳希像是想到了什麼,“還有一件事情,咱們公司的入口網站要正式推出了,連帶的隨身碟也要推出面市了,到時候你一定要出席!”
有楊誠這個大牌出席,只要再稍加預熱炒作一下,一定可以引來無數的媒體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