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41)(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就吹牛吧你。”羅宏遠壓根就沒相信雲裳的話。
從城裡來的知青們,比村民更加知道要當工人的難度,尤其雲裳口中的那兩個人還都只是普通的村民,羅宏遠更不相信了。
“愛信不信。”對於這種隨時隨地都可以驗證的事,雲裳並不急著現在就跟羅宏遠分辨。
“我信。”顧山卻是立馬說道,先是聲援了雲裳一聲,他又問雲裳,“那我能不能也沾點光,一點點就行。”
雲裳一笑,顧山這人有的時候還真是挺有趣的,她點頭,“能。”
“我也信。”劉德突然就插入到了話裡來,大概也是覺得自己這樣說話有些太過於功利心了,於是,他找補了一句,“雖然我表態慢了,但希望雲朝你能感受到我的誠意。”
他其實在雲裳剛開始說話的時候就想要表態的,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說話,還是聽到顧山說的話,才給了有些嘴笨的他一點靈感。
“完全能感受到你的誠意。”雲裳瞭解劉德個性,他只是努力地想要融入到他們這個小團隊而已,這人的人品還是不錯的,雲裳也樂得讓他加入進來。
其實不管是顧山還是劉德,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們開玩笑的意思更多,可當知青年代結束,回到城裡,兩人在不如意的時候,接到了雲裳讓他們趕緊去首都集合,要讓他們沾光的訊息的時候,真的是由衷地感謝這個夜晚的玩笑。
而同處一室的周磊跟羅宏遠,當下的反應,只是嗤之以鼻。
第二天早上,去學校的四人,除開雲裳顧山劉德三人,剩下那位,則是從周磊變成了羅宏遠。
周磊教的是語文,取代了他的羅宏遠,自然也是跟著教語文。
可這人顯然並不怎麼適合語文教學,加上也沒有當老師的經驗,才短短一個上午的上學時間,雲裳已經感受到了學生們的困惑與略微的不滿,以及羅宏遠自己的不滿意。
想到上一世這個人耍了手段,最後搶的是劉德的工作,下學之後,雲裳跟顧山劉德一邊往外走,她便一邊叮囑了劉德幾句,讓他自己還是要留意羅宏遠。雖然現在羅宏遠已經心想事成地到了學校,當了老師,但云裳推斷這位只怕還是對當數學老師沒死心。
如果劉德不想去教語文的話,那就得小心了。
當然,雲裳自己估計也是羅宏遠的目標之一,畢竟她教的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可比四五年級這個時候,小學只有五個年級的學生輕鬆多了。
一邊說著,三人就看到了羅宏遠朝著他們走了過來。
雲裳的話已經說得差不多了,也就沒再繼續說了。
“一起吃飯吧?”羅宏遠靠近三人之後,臉上擠出了笑容,“今天是我上課的第一天,我請大家……”
“不用了!”雲裳打斷了羅宏遠的請客的話,“我昨天晚上不是說了,我陶大哥陶二哥有本事,當了工人了,今天要請客呢。我呀跟著沾光,他們兩個跟著我沾小光,今天中午我們要去陶家吃大魚大肉。”
居然還跟昨天晚上的話呼應起來了,作為語文老師的顧山,很想對雲裳的這一番言辭,做一番評語,如果可以很想讓學生們學學人家在前後呼應的用法。
劉德則是敬佩地望著雲裳。
自從雲裳幫他解決了麻煩之後,這人基本上算是雲裳的腦殘粉了。
羅宏遠神色一滯,他壓根就沒想到雲裳會那麼決絕地拒絕他,嘴巴張了張想要說什麼,結果雲裳已經帶頭走開了。
不但自己走了,還在催促顧山跟劉德兩個人:“趕緊的,趁著時間早,咱們也過去幫幫忙。雖然咱們是去蹭飯的,但也得蹭得很有知識青年的水準。”
顧山、劉德:“……”蹭飯就蹭飯,居然還有水準的說法。
關於自己要叫上顧山跟劉德事情,雲裳昨晚上就跟陶家的人說過了。
其實,一開始雲裳並不打算帶人上的,還是蔣荷花一定要讓她帶人。
雲裳理解蔣荷花的心態,這頓飯,看上去是為陶連海跟陶連山慶祝的,但實際這一切的由來,都是因為雲裳,所以蔣荷花也想雲裳能叫上自己的朋友一起來。
知青的日子雖然是比農民好過了一些,但魚肉這些東西,卻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吃到的,雲裳想了想,就答應了蔣荷花,也算是給顧山、劉德解解饞。
到了陶家的時候,陶家可是熱鬧得很。
今天,除開上午去上學的陶威,其他陶家的人,全部都請了假,沒去上工。
陶國慶並陶家三兄弟四人,先是去了四五趟後山,撿了足夠的柴火回來,而蔣荷花則帶著二個兒媳婦一個女兒,先是在自留地裡弄了菜,又去村裡楊樹林那邊弄了好些野菜回來,然後四個女人開始著手準備。
做飯,對現在的人來說,並不是一件費力的事,但陶家這一次請客,可是四個大家庭的聚會,每個家庭的人數都在兩位數之上,再加上雲裳顧山劉德三人,這一頓飯足足有六十人。
加上趙秀王芬還懷著身孕,並不能過分勞累,蔣荷花將撿柴的四個男人回來之後,就不許兩人幹活了。
只是在大家都忙碌的時候,兩個人也閒不住,蔣荷花就乾脆分配了輕省的活給她們,還得不時地叮囑,慢一點,不著急。
陶家要請蔣家還有趙家跟王家的事情,蔣家趙家王家三家人,都是知道的。
正是因為知道,所以這三家人的女人們,都來得比男人早她們是來幫著做飯的。
除開灶房裡的鍋灶,陶家的男人們,還連夜弄了三個石灶臺在院子裡,又去村裡相好的人家借了鍋來,所以,雲裳三人到的時候,陶家家裡忙得那是一個熱火朝天、熱鬧非凡。
蔣家趙家王家不但來人了,還帶來了不少的碗筷鍋之類的這也是這個年代的特色,物資緊缺,稍微窮一點的人家,家裡的人數比碗還多,有些還直接就指著一口鍋吃飯。所以但凡是那家要請客,一般做客的客人,都得自帶碗筷上門。